缪公恩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来分析答案。注意要结合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夏昼”意为夏日午后的光景。“柳”指垂挂于屋檐下的柳枝,是夏季常见的景物之一;“阴”指遮阴处;“日正长”说明太阳高悬,炎热难耐。“拂檐”指风吹过房檐,拂动着垂下来的柳条;“烟缕”指飘荡在空中的柳条细丝。“午风”指中午时分的和煦之风
小亭纳凉 小亭如掌四窗空,帘卷玲珑面面风。 曲沼流将何处去,绿杨深影小桥红。 注释: 1. “小亭如掌四窗空”:形容亭子小巧玲珑,四面都是窗户,显得空旷。 2. “帘卷玲珑面面风”:窗帘卷起,玲珑地面对着四面的风。 3. “曲沼流将何处去”:曲曲折折的小池塘流向何处? 4. “绿杨深影小桥红”:绿色的杨柳树倒映在小桥上,小桥被红色的灯光照得一片通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小诗
《小亭值雨》 烟垂树影迷深院,雨暗云光压短檐。 忽见四窗天色黑,一齐拖下水晶帘。 注释: 1. 烟垂:烟雾笼罩。树影:树叶的影子。 2. 迷深院:使深院显得模糊不清。 3. 雨暗云光:形容雨中云彩的光辉。 4. 短檐:低矮的房檐。 5. 水晶帘:形容窗帘晶莹透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小亭子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雨天的阴郁和宁静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海门,指长江口的海门山。浪掀天,形容风势凶猛。一叶舟,小船。铁瓮,即镇江府城,位于长江入海处。回首壮游,回想当年在外地游玩时的情景。清梦尚缠绵,梦中的景象依然清晰。 赏析:此诗是诗人回忆起往昔的一段经历。首句写当时海面上狂风巨浪,船如树叶般被掀起。次句回忆自己曾乘着小船经过镇江城回到家乡。三、四句则表达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感伤之情,表达了一种对往事的怀念和留恋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读懂了全诗,然后抓住全诗的意象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赏析即可。本题中要求分析“酒兵无计破愁魔,镫火篷窗莫奈何”两句,这两句写诗人在月光下举杯饮酒,但无计排遣愁怀之苦闷。“酒兵”、“愁魔”等关键词为赏析的重点内容。 【答案】 示例:首句“无计破愁魔”,点明愁绪之多与沉重;次句“镫火篷窗莫奈何”,点明诗人无法解脱的无奈与苦恼。 译文:举杯欲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萋萋”、“苍波”。 参考答案:青青的草很茂盛地长着,迷离了远方的树林;渺茫无边的大河流向哪里?傍晚时我乘扁舟去访问朋友
注释: 三径归来未就荒,篱花砌草自芬芳。三径指的是通往家门前小道的三条小路,归来意味着返回家中。未就荒是指没有打扫干净,显得有些凌乱。 篱花砌草自芬芳,指院子里的花和草自然散发出香味。 往年十丈红尘里,往年指的是过去的时间,十丈红尘里是形容过去的生活忙碌而繁忙。 空逐车轮马足忙,追逐着车马的尘土而忙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忙碌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对现在的宁静生活表示了赞美
诗句释义与赏析: 晓晴登辉山绝顶 - 晓晴:清晨晴朗的天气,暗示诗作可能是在早晨或上午创作的。 - 登辉山绝顶:登上辉山的最高点,辉山可能是指某座著名的山,而“绝顶”则表示站在山顶上。这里的山峰可能因地理位置或自然条件而在视野或高度上显得尤为壮观。 直到千峰最上头,白云满地作波流 - 千峰最上头:形容辉山的山峰之高,以至于能够抵达其最高点。 - 白云满地作波流:描述云雾缭绕的景象
注释:我学习开渠种花,想和园中的老翁一同欣赏烟霞。何时才能像瓮茧一样化为仙骑,飞向昆仑山的瑶池去问一问年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人从学习开渠种花到渴望成仙、飞升昆仑山的全过程。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长生不死的强烈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之情。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深思
【注释】 漫吟:随意吟咏。几番风信:多次的风声、风信,指时令和气候。催急:急促。红雨纷纷点翠苔:红雨,指落花。翠苔,青绿色的小石子。点,点缀。絮,柳絮。轻盈:轻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景色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春色的赞美之情。诗中以“杨柳絮”为题,既写出了杨柳的特点,又突出了杨柳絮的轻盈飘逸之态。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