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注释:我新作的诗歌清新劲健,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只是像金鎞刮开眼睛一样。 就像流水和上知音者的快乐,好风知道是故人的来临。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在洛阳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新诗清劲何所似,只似金鎞刮眼开。”以新颖的诗体比喻自己的诗风,用金鎞刮眼来形容自己诗歌的风格,新颖别致。颔联“流水上同知者乐,好风知是故人来。”则以水流、风声等自然景象来比喻友人,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①和庭:即朝廷。佐,辅佐。韵,诗的韵脚。②“议论”三句:指诗人为官清正,处理政务有条不紊。议论优优,意谓议论有条有理;喜自得,意谓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快乐;故故来相关,意谓公文往来,繁冗繁杂;故,旧。 ③夜深归梦:指深夜归来的梦,意谓在公务之余,诗人常入梦寐。④无羁束:意谓没有拘束。⑤南轩:书房的南面。 译文: 议论有条有理,喜欢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快乐,公文往来,繁冗繁杂。
【注释】 谢德华:指谢灵运。 同官:一同任职的人。 风前:春风中。 【赏析】 谢灵运是东晋著名诗人,他的诗大多写景言情,善于运用典故。此诗为谢灵运所作《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是一首咏物诗。“交情淡薄爱天真,亲寄韶容到窭贫。”两句以牡丹喻人,把牡丹的“交情淡薄”,人格化的描绘出来;同时,将牡丹比拟成自己的“友人”,又写出了牡丹的“亲寄韶容”给“贫瘠”的自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谢灵运对友情的珍视
【解析】 “戊寅”是干支纪年,表示公元109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此时在杭州任通判。“城上”指城墙上面,“闲步”是闲暇的步行,“因各赋诗”是因此各自作诗。“城外江山照眼明”中的“照眼明”是形容山光水色非常明亮,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城头花草弄春晴”中的“弄”是逗弄、玩耍之意,“春晴”是指春天晴朗的天气。 【答案】 城外江山照眼明,城头花草弄春晴。 欲歌风物无才思,须约诸公载酒行。译文
注释:身世几何长百忧,我的处境如何,能有多少的忧愁。尘埃相望转悠悠,我们彼此之间只能望着尘埃,感到时间的流逝。移尊稍欲临池饮,我想把酒稍稍移到面前,来欣赏这美丽的风景。眼看波涛泪亦流,看着眼前翻滚的波浪,我的眼泪也会随之流下。 赏析:本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和时光易逝的思考。开头两句“身世几何长百忧,尘埃相望转悠悠”,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忧虑。第三句“移尊稍欲临池饮
【注释】 十方:佛教语,指从四面八方来的一切众生和一切法。一空虚:一切皆空。饮啄:饮食、起居。只自如:随心所欲。旧日事:指过去的事情。长是:经常,总是。和笑:随和、不拘谨的态度。没工夫:没有闲暇。 【赏析】 这首词写佛印禅师的豁达态度和洒脱精神。上片“十方同是一虚空,饮啄随时只自如”,写佛印禅师的胸怀。下片“旧日事来长是笑,而今和笑没工夫”写佛印禅师的处世态度。 这首词写佛印禅师的生活态度
注释:城上的草地刚刚染上春天的颜色,春风轻拂着浮云。踏青时未能见到游人,烟日遮挡视线只等使君。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草初长的古诗。首句“草色初成城上春”写草色刚被春风吹拂,显得嫩绿而新鲜;次句“春风步履衬浮云”是说风轻轻地吹动着草儿,仿佛在给飘浮的云彩作陪衬,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第三句“踏青未得游人见”是说作者踏青赏景,但未能见到游人,第四句“烟日遮藏待使君”是说烟日遮住视线
【注释】 和:和正仲,即王和之,南宋诗人。 提举:官名,掌管某种事务。此处指提举杭州洞霄宫。 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 败谷,比喻颓唐不振;枯木枝,比喻衰老无用之物。禅那,佛教语,意为“寂然不动”。无思,意为“无所思虑”。 优昙花,梵语yātāna,亦称香草。据《妙法莲华经》卷十记载,佛成道时,天降异香,其香名为优昙钵罗花。此花有五色,一日一华,故又称为“千叶莲华”、“千叶金粟”。
【解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首联“尘土相欺老病身,韶华似亦厌清贫”意思是:年迈体衰的我,被世间的名利所欺骗,青春年华也厌恶了贫穷。 颔联“且须一饮城头晚,醉送莺花万里春”意思是:趁着天还未黑,我要痛饮一番,将春天的美景送别。 尾联“莫辞盏举更频劝,但恐尊前笑不成”,意思是:莫要推辞饮酒,再频频劝酒。只是怕在喝酒时不能畅快地欢笑啊! 【答案】 答诚之见和 尘土相欺老病身,韶华似亦厌清贫。
注释:和济叔在城楼上数了几天的柏树。 落尽桃花梅子英,一枝霜雪自光荣。 形容树枝上落满了桃花梅子,但只有这枝柏树独自承受着霜雪的洁白光辉。 猛怜夜月纷纷影,频听秋风细细声。 月光洒下无数影子;秋风中,树叶沙沙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