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泰封
以下是对《思归》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身世真如不系舟,空披大泽一羊裘。 - “身世”比喻个人的命运或处境。 - “真如”表示完全如同。 - “不系舟”意味着不受任何束缚。 - “空披”即穿着。 - “大泽”可能指广阔的水域。 - “羊裘”指的是用羊毛制成的衣物。 - “此句”代指整首诗的内容。 - 可怜耸壑昂霄气,渐作求田问舍谋。 - “耸壑”形容气势高昂。 -
翻译: 鹪鹩筑巢于一枝之上,满足于此,不愿贪求更多。 鸿雁在万里之外嗷嗷叫唤,带着同伴一同迁徙。 达人超脱于世俗之道,追求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用尖锐的言辞谈论世事,不如一壶酒来得实在。 提着酒壶却步履蹒跚,笨拙地为官,心中实感疲惫不堪。 一朝功成名就便归隐山林,定不谋妻孥之事。 简陋的五亩小宅,只问有酒无酒。 注释: - 鹪鹩(jiāo liáo): 一种小鸟,常筑巢于树枝上。 - 巢一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次韵遗山后饮酒 学仙随西母,饥待啖桃实。 尹奴终日劳,夜梦傲有国。 二者相比较,未知谁为适。 昔作弃繻生,几遭关吏诘。 尔来复何为,薄宦代食力。 一醉均置之,吾惟颂酒德。 译文: 学仙随西母,饥待啖桃实。 意思是说,我跟随仙人西母学习修仙之道,饥饿时等待食用桃子果实以充饥。 尹奴终日劳,夜梦傲有国。 意思是说
夜雨过山阴 几日春江正上潮,晚峰两岸去迢迢。 篷窗睡足三更雨,知过山阴第几桥。 注释解读: - 几日春江正上潮(数日来春潮涨得正高) - 晚峰两岸去迢迢(夜晚的山峰在远处显得十分遥远) - 篷窗睡足三更雨(在篷窗里睡了整整一个通宵的雨) - 知过山阴第几桥(我只知道山阴有若干座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阴地区的夜间经历,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山阴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气息
次韵遗山后饮酒 诗成乃饮酒,酒后更吟诗。 问君竟何事,空复自煎为。 我亦无所事,我亦无所期。 要令诗酒我,三者同所归。 译文: 诗歌创作完成后便喝酒,喝完酒后又开始吟诗。 问你到底有什么烦恼,白白地给自己增添痛苦。 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处理,也没有什么期待目标。 想要让诗和酒成为我的寄托,这样诗歌、酒精、自我三个都能得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鹪鹩巢一枝,意足不愿余。 鸿雁嗷万里,为携俦侣俱。 达人旷大道,适情无菀枯。 刺口论世事,未若对一壶。 提挈既累累,拙宦诚区区。 一朝兴尽归,定不谋妻孥。 萧然五亩宅,但问有酒无
几日春江正上潮,晚峰两岸去迢迢。 篷窗睡足三更雨,知过山阴第几桥。
凌泰封,字瑞臻,号东园,是清代安徽定远人,其诗才横溢,作品颇丰,有《东园诗钞》十二卷传世。 凌泰封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幼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九岁便能诗,十四岁入郡庠,受到督学汪文端的青睐。嘉庆九年(1804年),他中举人,十年后中进士。他的考试取得了一甲二名的成绩,授职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读、侍讲等高位。 凌泰封的作品风格独特,他的诗歌所包含的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的诗歌中的飞鸟意象
凌泰封,字瑞臻,号东园,是清代安徽定远人,其诗才横溢,作品颇丰,有《东园诗钞》十二卷传世。 凌泰封生于清朝乾隆年间,幼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九岁便能诗,十四岁入郡庠,受到督学汪文端的青睐。嘉庆九年(1804年),他中举人,十年后中进士。他的考试取得了一甲二名的成绩,授职编修,官至翰林院侍读、侍讲等高位。 凌泰封的作品风格独特,他的诗歌所包含的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的诗歌中的飞鸟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