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淑曾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句理解诗意,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岭云汀树总宜秋,九日新晴作胜游”意思是:岭上、江边、洲渚上的树都是秋天的景色,在这九月的晴朗日子里,登高游玩十分惬意;“亭倚山腰低万壑”意思是:登上亭子可以俯瞰到山腰下万条沟壑,“澄江乱下渔人网”,意思是:江面澄澈,渔人纷纷撒下鱼网;“飞盖遥迎水驿楼”,意思是:远望水上的驿楼
晴川西望渺春波,却喜移家野兴多。 近市山亭开瓮酒,种花门巷绕梁歌。 冻云回首江头别,芳岁惊心客里过。 漫拟忘机去沙渚,竹烟深处鸟声和。 注释: 1. 晴川西望渺春波:晴川,晴朗的水面。西望,向西看去。渺,模糊不清。春波,春天的水波。 2. 却喜移家野兴多:却喜,却感到高兴。移家,搬家。野兴,野外的乐趣。 3. 近市山亭开瓮酒:近市,靠近城市的地方。山亭,山上的小亭子。开瓮酒,打开酒瓶里的酒。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大别山前春水长,伯牙台畔早梅香。 注释:大别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长江和淮河之间的一座山脉,春季时,山上的江水会因为冰雪融化而变得非常长。伯牙台,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处高台或观景台,可能是诗人在观看大别山景色的地方。早梅,指早春时节开放的梅花。 君今买棹去沙渚,我亦回车思故乡。 注释:君,对他人的敬称;棹,船桨;沙渚,指沙洲,河流中的沙质小岛;我,诗人自己。这句意思是
这首诗是诗人在舟中见顾牧原的寄诗后所作,表达的是离别愁绪。 青山白浪晚峥嵘 - 描述青山和白浪在傍晚时分的壮观景色。 愁指寒云是去程 - 诗人看着远方的寒云,心中充满离别的忧愁。 天上星辰劳北望 - 星星高悬于天空,诗人仰望星空,思念着远在北方的亲人或友人。 舟中儿女倦西征 - 舟中的孩子们因为旅途的劳累而感到疲倦,他们即将踏上前往西方的旅程。 夕阳郧口帆初卸 - 太阳渐渐西沉,船帆开始被卸下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八月,天气炎热;“清尊”指酒杯。诗人把酒言欢,以消友人离别之愁,但“犹余热”,说明天气仍炎热,故“清尊”开而不见人。第二联写江声、雨声、山色都从城头来,为下文的“歌水调”作铺垫。“隔城来”“穿花树”“落酒杯”写出了山色、雨声、江声、花树声等声音在耳边回响的情景,渲染出了一片萧瑟的气氛。尾联写朋友离去后,自己只能惆怅不已,鬓发已开始变白
注释:江上的人家掩映在杨柳的绿荫中,寒山环绕着城郭,傍晚时分烟雾迷蒙。兰草前的一片是潇湘景色,落日余晖下洞庭湖波光荡漾。 赏析:本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江南水乡图,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全诗以“柳”“烟”等关键词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庚子秋姚雪门学使将赴都门赠别 帆影破湘烟,春深古驿前。 西窗话遥夜,南国喜凉天。 交意淡如此,客心愁黯然。 江头花月夕,强半是离筵。 注释: 1. 帆影破湘烟:船帆的影子在湘江的烟气中渐渐模糊,形容船行速度之快。 2. 春深古驿前:春天的景色已经深深地印在古老驿站的前面了。 3. 西窗话遥夜:在西边窗户下,我们聊起了遥远的夜晚。 4. 南国喜凉天:南方的天气已经很凉爽。 5. 交意淡如此
【注释】 ①同牧原:与牧原一起。②暝色:傍晚的天色。③到庭柯:落到院中树木上。④蚤:指早,即早晨。⑤田园催晚节:田园生活催人老,使人发愁。⑩江水涨微波:江水上涨,水面上泛着涟漪。 【赏析】 这首诗是写雨夜的。首句“急风催暝色”,写出了诗人对风雨交加、暮色沉沉天气的感受;第二句“和雨到庭柯”,则描绘出细雨飘洒于庭院里树木的情景。第三句“寒近窗前蚤”,写出了寒冷逼近窗前的情况;第四句“愁如叶下多”
江上人家柳罨汀,寒山绕郭暮烟青。 兰前一片潇湘色,落日秋心满洞庭。
青山白浪晚峥嵘,愁指寒云是去程。 天上星辰劳北望,舟中儿女倦西征。 夕阳郧口帆初卸,野岸椒盘岁又更。 独对庭梅思折赠,夜窗风雪暗孤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