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宬
与兴福老枯崖乘月观涛无心携起碧筇条,偶尔来从渔父招。 山色多情似吴越,涛声牵梦到金焦。 鱼龙一任风云便,鸥鹭不知天海遥。 共倚栏干秋月白,岂期真乐在今宵。 注释: 1. 无心携起:形容自己心情悠闲,没有携带什么,只是拿起竹杖。 2. 偶尔来从:偶然来到这里。渔父是渔民,这里指的是渔夫。 3. 山色多情:形容山峰的色彩像情感一样丰富而动人。 4. 牵梦到金焦:梦中的景物好像连到了金焦山(古称金陵
西岩 层层石径铺碧藓,低矮窗扉透烟霞。 独闻寒角鹤悲鸣,静看群蜂绕晚衙。 野菜自摘不需盐,新汲石泉自煎茶。 炉香已散抛书卷,闲倚栏杆看日斜。 注释 - 西岩:这里指代的是山中的一个岩石景观,可能是作者的游赏之地。 - 碧藓:青绿色的苔藓,形容岩石上长满了苔藓。 - 矮窗低户:形容窗户非常矮小,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 愁闻独鹤悲寒角:形容听到孤独的老鹤发出悲哀的鸣叫声
【注释】 委顺:屈己顺人。甘师:对人的尊称,这里指甘公。琴韵:指琴声的节奏。 独抱:孤独地抱着(琴)。感岁年:感叹岁月的流逝。搜趣外欲无弦:意为在琴声之外寻找乐趣,但已没有弦。广陵:即广陵散,是失传的古琴曲。嵇生:指嵇康,字叔夜,三国魏人,善弹《广陵散》等古琴曲。秋木:秋日的树木。鸣犊贤:指牛鸣。 一点山泉:山泉如点。岩窦:岩石间的洞穴。雨:指泉水。数声瑶佩:指玉佩的声音。泬寥:空阔无边。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首联写诗人在寂静的深夜,听到邻家蟋蟀“幽幽”地叫个不停,想到自己已经身在尘埃之中,感到十分寂寞。颔联写诗人想起了故乡甘菊和葡萄,想起故乡的清凉之美,觉得这里虽好也比不上故乡。颈联写诗人想起了海上千年鹤,想起了天边五色楼,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思念。末联写诗人白发已生、松柏苍翠,感叹自己不能在故乡泉石之间度过余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句内容,并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志、手法特色等,最后分析诗歌的情感即可。 “海观兴”一句是写景,“兴致悠然是”是抒情,“月白如昼”是点明时令;“一笑灵龟尾曳涂”是描写,“扁舟聊复寄菰蒲”是抒情,“潮生潮落帆来去,云卷云舒山有无”是写景抒情,“风定若教胥怒息,月明空忆蠡游孤”
江横暮景 独倚阑干对落霞,垂杨古渡欲栖鸦。 渔翁何处烟藏浦,白鹭成群月浸沙。 泪落西风叫黄鹄,酒阑深夜听琵琶。 谁人得似鸱夷子,一叶浮云总是家。 译文: 江水横流映照着傍晚的景象,一个人独自靠在栏杆上,看着落日的余晖和晚霞,垂柳摇曳在古老的渡口边,仿佛一群乌鸦即将栖息。渔夫们在哪里?烟雾笼罩着河边的地方,白鹭成群结队地在月光照耀下的沙滩上觅食。泪水随着西风吹落,黄鹤在秋风中哀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所作的《寄何我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十年不见此髯翁,笑我而今鬓亦蓬。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十年不见"指的是过去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而故人仍然健在;"此髯翁"指的是故人,"髯"是指长而硬的胡须,"翁"是对年长者的尊称。诗人说,十年来没有见过这个胡须长长的老人,他现在的鬓发也显得有些凌乱。这里的"笑"是指故人在看到诗人现在的外貌后发出的一种感叹。
诗句解释及译文 1. 别郡安知寄此州,攀辕合借我公留。 - 关键词:别郡、安知(何处)、寄此州(在此处寄居)、攀辕(拉车时用手攀住车辕)、合借、我公留(您能留在这里)。 - 注释:离别的州郡不知去向,却意外地被派到这里任职。拉起车辕来挽留你留下。 - 译文:在别处不知身在何方,却被派到这处任职,拉住车辕想要留住他。 2. 求仁而得又何怨,蔽美岂其为好修。 - 关键词:求仁
岭后山庄 感慨重来岁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万山自此无南北,一水长流不古今。 先训丁宁犹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闲请,莘野归耕是本心。 注释: 感慨重来岁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万山自此无南北,一水长流不古今。 先训丁宁犹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闲请,莘野归耕是本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回顾和思考。他感慨自己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从青壮年到暮年,一切都已经改变
回谒蓝主簿道傍见梅偶成 谁家一树铁斜斜,的皪疏花出短篱。 黄叶久随风卷地,幽姿当与雪同时。 白头朔漠穷苏武,瘦骨西山饿伯夷。 三嗅清芬一杯水,徘徊无语笑掀眉。 注释: 1. 谁家一树铁斜斜:形容梅花像铁一样坚固直立,枝干斜斜地生长。 2. 的皪疏花出短篱:形容梅花疏落有致,花期短暂。 3. 黄叶久随风卷地:形容春天过去,黄叶被风吹得漫天飞舞。 4. 幽姿当与雪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