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睡觉东窗味正浓,莺声破晓入帘栊。” - 翻译:在东边的窗户下,春日的氛围已经十分浓烈,清晨的莺声穿透了早晨的静谧。 - 注释:此句描绘了春天的清晨,窗外景色宜人,莺鸟啼鸣,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而“东窗”则可能是诗人居住的方位,增添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或地理背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注释】 大水:指洪水。 身似枯株守破窗:比喻自己像枯死的树木,被洪水围困在破窗户中。 云气冒山天失昼:形容洪水淹没山峰,使天昏地暗,日头也看不到了。 水声撼屋浪翻江:形容洪水冲刷房屋,波涛汹涌,如翻江倒海。 田通小涧频障土:指田地被洪水冲毁,农民不得不不断填土以保农田。 船上高原屡徙桩:指船只被迫频繁更换位置,以防被洪水淹没。 举世滔滔何日息:形容世界混乱不堪,不知何时才能平息。
杂兴五 由来势退不英雄,谁怨天公苦不公。 虫臂鼠肝俱造化,草妖木怪尽神通。 百年身世浮沤里,大地山河旷劫中。 巧拙贤愚俱莫问,此生元只似虚空。 注释与赏析: 1. 由来势退不英雄:从古至今,许多英雄人物最终都因种种原因而退场,这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英雄也难以长久。 2. 谁怨天公苦不公:面对世间的不公平现象,人们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奈,不知道是该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应该接受现实的残酷。 3.
【解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在蓬窗下甘心贫困,笑傲人世的豪放;颔联写夜半时分,酒瓮中玉瀣倾出时,才知岁月匆匆,宦海险恶;颈联写月残梦醒之时,诗人刚刚写完了诗稿;尾联写诗人醉眠之后,醒来才发现自己已经多年不写作,连网纱丝也早已弃置一旁。 【答案】 “杂兴”为诗人晚年的作品。首联写诗人在蓬窗下甘心贫困,笑傲人世的豪放;颔联写夜半时分,酒瓮中玉瀣倾出时,才知岁月匆匆,宦海险恶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薝卜林中忍辱仙,春来戏作散花天。: - 薝卜林: 一个地名或自然景观。 - 忍辱仙: 形容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品质。 - 春来戏作散花天: 春天来临之际,诗人以轻松的态度创作诗歌。 2. 晓山寒劲云迷色,夜帐光生月斗妍。: - 晓山: 早晨的山景。 - 寒劲云: 清晨时分,云雾显得格外寒冷。 - 月光斗妍: 月亮明亮,光彩照人,如同美艳的花朵。 3.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注意首先从结构内容方面分析,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和关键词分析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 (1) 首联“老天难料倏炎凉,水帝游魂未伏藏”意思是上天很难预料天气的炎热或凉爽,水神的游魂还没有被制服,这里暗含着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不幸遭遇。 (2) 颔联“子喜朋俦餍口腹,我愁冰炭置肝肠”意思是
注释: 谁传春涨没溪毛,又喜朝晴暖土膏。 箬裹旋生新接树,花窠重发旧栽桃。 扫蜂上彗经营早,通燕归帘结构牢。 莫道山中勋业少,等闲善类入钧陶。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雨后看到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 首句“谁传春涨没溪毛”,描述了春天的雨水使得溪水上涨,溪边的草被淹没的情况。这里的“没溪毛”形象地描绘出溪边草木被雨水冲刷的景象,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第二句“又喜朝晴暖土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村晚景图,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村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 首句“江上孤村日欲斜”,描绘了江上的孤村在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这里,“江上”指的是江边,“孤村”则是指一个孤独的小村落,“日欲斜”则是说太阳即将落山。这一句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次句“秋光淡淡渺天涯”,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这里,“秋光淡淡”形容秋天的阳光柔和、清淡
雨霁二首 次第寻春不恨迟,春光偏在雨晴时。 风林窍暖山飞鸟,潭洞门开惊卧螭。 酒冽万家供笑语,土牛千耦乐耘耔。 物华又逐年华转,惟有诗人老更衰。 注释: 次第寻春不恨迟:按顺序、一步步地去寻觅春天,一点也不遗憾。 偏在雨晴时:偏偏在这个时候。 风林窍暖山飞鸟:微风吹动树林里的树木,让鸟儿感到温暖。 潭洞门开惊卧螭:山洞的大门打开,让沉睡的巨龙(螭)被惊醒了。 酒冽万家供笑语:家家户户都准备了美酒
次韵胡柳塘夏自然春游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述了与友人夏自然相遇并一同游览的场景。他们共赏清泚江上船只的横渡,野情潇洒便僧寺,尘事嚣烦远市楼。倚杖有诗追和韵,折花随酒记行筹。归来散步斜阳下,休笑浮云等幻沤。 译文: 偶然相逢玷辱了俊游,同临清泚江欣赏横舟。 野意潇洒随意就到了寺庙,尘世的喧嚣远离了市楼。 依靠着拐杖写下了和韵的诗句,折花伴随着饮酒记录行程。 归来时沿着斜阳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