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题解】 《抱琴高士》是诗人自题所画的《抱琴游春图》,此诗是作者为《抱琴游春图》所写的两首题画诗,第一首咏长林水畔的幽静美景,第二首则写独坐船头观看晚山景色的闲适。 【注释】 ①抱琴:抱着古琴。高士:隐士,指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②落落:孤独、寂寞的样子。③一湾:一条弯弯曲曲的流水。④绿阴:绿树成荫。⑤畏途:令人畏惧的道路。⑥白鸥:白色的鸥鸟。⑦独坐:独自一人地坐着。⑧船头:船上的船头。⑨晚山
注释: 题人物山水:指题写的山水画。 古赋裁成学遂初,山童研墨且徐徐:意思是学习古代的赋体文,先要掌握基本的修辞手法,然后慢慢练习。山童研墨且徐徐,形容研磨墨汁的过程缓慢而细致。 石头几上溪藤滑,旋拂松花对客书:指的是在石头桌子旁边的溪边长满了藤蔓,可以随手拿起来拂掉松树枝上的松花,然后对着客人挥笔写文章。 赏析: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注释】 袁安:东汉初年人,因卧雪而闻名。 玉琢芙蓉朵朵开:比喻袁安像芙蓉花一样清雅俊逸。 乾坤:指天地。 县令:县官。 【译文】 袁安的卧雪图就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天地间的清新之气都为之作诗赞美。 先生高洁的品格可与千古圣贤相媲美,却不在乎门前县令来访。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对袁安卧雪图赞颂有加,表达了对其人格和才华的高度赞扬。首句“玉琢芙蓉朵朵开”,运用了比喻手法
题葵花雉鸡 向日倾心矫不移,援琴闲操雉朝飞。 仙人掌上金茎露,滴著娟娟五彩衣。 注释: 向日:面对太阳,比喻忠诚于君主。倾心:全心投入。矫不移:形容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援琴:弹奏琴。闲操:闲暇时弹奏。雉朝飞:指早晨雉鸡高飞。仙人:指仙人掌。掌上:在仙人掌上的。金茎:指仙人掌的刺是金色的。露:指仙人掌的刺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娟娟:美丽的样子。五彩衣:各种颜色的羽毛。赏析:
【注释】 璚:美玉。 湛然:清净无杂貌。 常寂心:即常住不生的心,即平常心。 等太虚:等于虚空。 【赏析】 此诗是写雪景的。首句“雪满千山初定起”,是说大雪纷飞时,千山万岭都变成了一片茫茫的白茫茫;而等到雪停后,则又重新恢复了本来面目。次句“璚林玉树总如如”,“璚”同“琼”字,指美丽的玉石,这里比喻树上积满了雪的枝叶也晶莹洁白。三、四两句:“湛然常寂心无染,清静圆明等太虚。”是诗人的咏雪之辞
注释: 风雨归舟:风风雨雨,天色阴暗,船要归来了。 寄言逆旅休辞倦:把这句话告诉给过路人,不要嫌我累。 西崦人家路尚遥:西边的山村里,路途还很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名作之一。首句“积雪寒凝昼不消”,描绘出了一幅寒冬腊月的景象,大雪纷飞,天气寒冷,白茫茫一片。第二句“璚林琪树耸孤标”则是对前一句景象的进一步描绘,树木高大挺拔,犹如孤标矗立,给人一种孤傲、高洁的感觉
注释:山中隐居,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闲适和安逸,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恬静优美
【解析】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闲园杂咏十首”是这首诗的题目,题中“次韵”表明这首诗是作者对曦讲师的诗所作的和作;“闲园”表明曦讲师居住的地方。因此,此诗应是作者对曦讲师在闲园中的所作所为所作的描写。全诗从闲人闲居的角度出发,以闲园中的景色和闲人的生活为题材,表达了闲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新添野圃四无邻”,写闲园的新景。野园是荒僻之地,四周无人烟,显得更加幽静。
【译文】 芳草池塘中蛙声阵阵,青松未长而鹤巢却低。 是谁闲种桃花李花?修长挺拔的竹林个个整齐。 【注释】 次韵曦:即《次韵曦》;曦讲师:指诗人的朋友;南仲牧:指诗人;闲园杂咏:指诗人在闲暇时所作的诗歌;十首:指诗人在闲园所作诗共十篇;芳草池塘:指的是池塘中的花草;青蛙乱啼:形容蛙鸣声杂乱;青松未长:指青松还未长大;鹤巢低:指鹤巢建得较低;坡陀:指山坡;谁闲:指谁闲种;桃李:指桃花和李花;玉立
【注释】 重重:层叠。绿树:指垂柳。清溪:清澈的水沟。布袜青鞋:形容行脚僧穿着朴素。吟未了:即未完,没有写完。又随野色过桥西:意思是又随着自然景色走,走过桥的西边。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高士在山中行走、吟诵的情景。首二句是说,重重的树木环抱着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弯弯曲曲地流淌着,好像在等待着知音。但想要找到知音却很难。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知音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是说,他穿着布袜青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