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这首诗描述了二月六日松江府城被黑气笼罩的情景,以及之后逐渐消散的情况。下面是对诗句的逐条解释和赏析: 1. 黑气冥蒙压府城,路人交臂只闻声。 注释:黑气弥漫,压抑着整个府城;路人相碰时只能听到声音。 赏析:这里描绘了黑气的浓重程度,使得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黑暗之中,行人之间只能通过声音相互交流。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压抑的氛围。 2. 须臾消散清如扫,未卜将来作么生。 注释
《题鹧鸪》 湘江岸口黄陵庙,苦竹丛低雨气昏。 相唤相呼泥滑滑,长途多少客销魂。 注释:在湘江的江岸口边,有一个名为黄陵庙的地方,苦竹丛生低垂着雾气,仿佛被雨水打湿一般。每当人们相互呼唤时,脚下的泥土会变得滑腻,使得长途跋涉的旅人心中充满了忧愁,难以自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稍显忧郁的江南景色。第一句通过“黄陵庙”这一地标性建筑引出主题,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氛围
诗句:开泖口号四首 其三 译文:沟渠堰塞为开河,河未开通雨转多。水浸麦根浑烂却,今年生理竟如何。 注释:这首诗是元末明初的陶宗仪所作。描述了农民因为河流没有开通而遭受大雨,导致麦田被水淹的情况。最后一句“今年生理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明年收成和农民生计的担忧。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困苦的诗,通过对河流未开通和大雨导致麦田被淹的情景描绘,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艰辛
注释:万农皱眉头向苍天呼喊,不要将春雨降临给百姓。种下的稻谷可以供给军队的粮食,全部依靠小麦来救贫。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开泖时写的口号,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之心。诗中“万农蹙额吁苍旻,莫把春霖困下民”两句,描绘了农民们因春雨降临而愁眉紧锁的景象,希望统治者不要将春雨降临给百姓。而“种得稻禾供馈饷,全资二麦济饥贫”两句,则表现了农民们在丰收季节辛勤劳作,以供应军队的粮饷
三日率诸生赴礼部考试 三天后,带领学生们去参加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 应试南宫听考研,诸生背读泻鸣泉。 在考场内,考生们专心致志地复习功课,仿佛把泉水的声音都忘了。 清曹仪制耑分领,次第编名奏奉天。 考试结束后,考官们根据成绩分别录取了不同的学生。 译文: 三天后,我将带领学生们前往礼部参加科举考试。 在考场内,考生们专心致志地复习功课,仿佛把泉水的声音都忘了。
注释: 1. 处世真犹上濑船:意思是说,处理世事就像在船上划水一样,需要用力。 2. 纷纷人事浩无边:意思是说,世间的纷扰和琐事是无穷无尽的。 3. 就中亦有清闲者:意思是说,在这纷扰的人世间,也有像我一样的清闲之人。 4. 醉即高歌倦即眠:意思是说,喝醉了就会大声唱歌,累了就睡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客居他乡时创作的一首四绝句,其中第三句最为著名。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
诗句原文: 新种垂杨可系船,寻盟日日到鸥边。 当年曾向巴江泊,政似如今听雨眠。 译文: 春天新种的杨柳可以系船,我们每天都能到鸥鸟身边寻找我们的联盟。 以前我曾经在巴江停泊,现在听着雨声就像当年一样入眠。 注释: 1. 垂杨:柳树的一种,枝条下垂。2. 可系船:可以系船,表示垂杨生长得茂盛。3. 寻盟日日到鸥边:每天去鸥鸟旁边寻找结盟的地方。4. 巴江泊:指的是在巴江边上停泊
【注】 和靖:北宋诗人林逋号和靖。拥炉:抱着火炉。苦吟:苦思诗句,吟诵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题林逋的《和靖拥炉觅句图》。诗中赞美了林逋的高风亮节和艺术才能。首联“一童一鹤住西湖”,以“童”与“鹤”作比,赞美其超尘拔俗、不慕名利的高洁品格。颈联“水影月香成绝唱”,写林逋爱月赏梅,清雅脱俗的生活情趣。尾联“苦吟犹自拥寒炉”,表现林逋苦吟诗篇的执着精神。全诗意境高远,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注释: 1、开长泖:在长泖开垦农田。 2、两岸:指松江与太湖之间,长泖两岸。 3、程限不严:规定的时间宽裕了,可以随意拖延。 4、功力怠:努力工作懈怠。 5、监官酣酒:监督官员喝醉酒。 6、舞裙红:跳舞时裙子是红色的。 赏析: 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中通过“县民应役开长泖”和“程限不严功力怠”等词语表达了农民们因受到严格的规定束缚而感到无奈的心情
注释与赏析: 开泖口号四首 其二 四十里长横泖路,会工都用六千人。 开挑两月无成绩,主典污庸欠拊循。 释义: 松江(今上海市)境内有条长横的泖河,要开通这条路,需要动用六千劳工。然而两个月过去了,工程毫无起色,主管此事的官员因懒惰而未能妥善管理。 译文: 有一条长达四十里的泖河,为了开通这条路,需要六千名劳力。但是两个月过去了,工程毫无进展,主管此事的官员因为懒惰而没有好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