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注释】 华山阻雨:华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20公里处。此词是诗人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夏秋之交,因游华山而写的组诗。中上人:佛家称寺内住持为"中上",故称僧人为"中上人"。姑苏:苏州的别称。 【译文】 翠绿的山色像堆叠着,瘦高的竹杖缓缓地走,频频回首。天平山的景色真美丽啊!文正祠也很壮观。碧落高寒超脱了尘世,白云清丽暖和,隔着浮云。常怀往事令人悲痛断肠,读残碑剔藓苔。 【赏析】
注释: 1.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这是作者为宁熙中上人写的一组诗歌的序言。 2. 华山阻雨:在华山遇到大雨,不能前往。 译文: 四月锡杖寻幽,山中地位总清高。一庭萝月县金鉴,万壑松风响翠涛。云卧已知随处好,浪游无愧此生豪。上方梦觉清如洗,况是鹤鸣从九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华山遇到大雨后写的。诗中描述了他在山上的经历,以及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注释: 1. 十年仕宦厌驰驱:十年,指作者在官场上任职了十年。厌驰驱,厌倦了骑马驾车的奔波忙碌。 2. 随例归休始定居:随着惯例,退休后终于安定下来。 3. 门巷每来君子履:每次回家,都看到有高贵的人来访。君子,指有地位和道德修养的人。 4. 杖藜闲过野人庐:拿着拐杖悠闲地走过一位乡下人的茅舍。杖藜,拄着拐杖。野人,指乡村里的普通人。 5. 锦心绣口三都赋:用锦绣的心和优美的口,撰写出《三都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建宁所作的,表达了他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朋友的珍视。 诗句: 1. 文采风流果谪仙,乾坤汗漫兴飘然 - 关键词:文采风流,谪仙,乾坤,汗漫,兴飘然 - 注释:诗人自比为仙人,认为自己的文采和风度都像谪仙一样出众。他用“乾坤”来描述世界的广阔,表示自己的胸怀壮志。 2. 银章朱绂承殊渥,桧楫兰舟济巨川 - 关键词:银章朱绂,殊渥,桧楫兰舟,济巨川 - 注释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华山阻雨 澹雾冥蒙日晏升,揽衣遥见阖闾城。 十分天气依然好,一色波光远近明。 紫燕将雏花上语,锦鸠呼妇树头鸣。 道傍农父交相庆,菜麦青青喜快晴。 注释: 澹雾冥蒙:淡淡的雾气笼罩着天空,使能见度很低。 揽衣遥见:伸手拉起外衣,向远处眺望。 十分天气:十分好的天气。 一色波光:波光映着水面的颜色是统一的。 紫燕将雏:紫燕子衔来小雏,哺育在巢中。 花上语:在花朵上叫唤。
诗词原文: 灵岩拔起拱诸峰,林壑深幽与昔同。 谁念夫差罢敝后,莫逃范蠡计谋中。 弹琴石老苔花紫,响屧廊空夕照红。 里叟不谙亡国恨,至今犹说馆娃宫。 译文: 灵岩高耸入云,拱卫着诸峰,如同古代的美景。曾经的夫差国破家亡之后,范蠡的智谋再次显现,他成功地避免了国家的灭亡。在古老的石上,苔藓已经爬满了石头,形成了紫色的花。夜晚的廊道空无一人,只有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红墙。村里的老人并不了解亡国之恨
【译文】 懒性生来就憎厌世俗的纠缠,功名从此与你不相投合。 殿堂建好自能同兰若,客人来访何妨聊话葛藤。 仪容端庄如如瑶池之月,胸怀清明炯炯如玉壶冰。 扁舟早晚会寻去,湖上群峰随意登。 注解: - 懒性生憎世累萦: 懒性生来就对世事感到厌恶 - 功名从此不相能: 功名从此与你不相投合 - 堂成自可同兰若: 殿堂建好自能同兰若 - 客至何妨话葛藤: 客人来访何妨聊话葛藤 - 仪宇如如瑶圃月:
【译文】 鬼护神呵两怪松,晚晴长阪绿阴浓。 泉声喷壑溪东走,岚气涵空日下舂。 毫楮出奁题好句,杖藜到处发奇踪。 近来蜡得登山屐,拟约重游意未慵。 注释: ①华山阻雨:华山是位于陕西省的一座山峰,以险峻著称。这里指作者在华山受阻,无法登山。 ②鬼护神呵:形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势险峻。两怪松:指的是两座奇特的松树。 ③长阪:平坦的山坡,此处指华山脚下的山路。绿阴:绿色树木的阴影,形容山林景色。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华山阻雨 【注释】 1. 次韵:这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即用他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宁熙:这个名字可能是诗作者的朋友或熟人的名字。 3. 上人:佛教徒对高僧的尊称。 4. 姑苏:苏州的古称。 5. 华山阻雨:指在华山遭遇了雨天。 6. 弭棹:停止划船。 7. 一锡:指僧人携带的锡杖,一种用来念经的法器。 8. 翩翩: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9. 翠璧石
注释: 1. 清溪脉脉抱虚堂,新竹娟娟过短墙。 - "清溪脉脉": 形容清澈的溪水流动的样子像在低语。 - "抱虚堂": 抱着空无的屋子,这里指诗人的居所。 - "新竹娟娟": 新的竹子挺拔修长。 - "过短墙": 穿过矮小的墙壁。 - "注释: 描写了清溪环绕着诗人的家,新嫩的竹子穿过矮墙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闲适的心情。" 2. 问柳寻花春事晚,投壶散帙午阴凉。 - "问柳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