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解析】 “乾坤玉气涵”是说天地间充满了如玉的灵气。“树肤寒拥肿”是说树木因受冻而皮肤肿胀。“松发白{矜}鬖”是说松针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像白色的簪子。“驴背吟何苦”是说在驴背上吟诗是多么的辛苦。“隔墙农父语”是说隔着围墙听到农人正在说话。 【答案】 (1)滕六夜停骖,乾坤玉气含——滕六:指唐代诗人李白,他与杜甫、高适并称为李杜高岑。“乾坤玉气”,形容天地间充满了如玉的灵气。 (2)树肤寒拥肿
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 西郊辟地构造名堂,绝胜南村小柳庄。 得意四时从啸咏,读书万卷保行藏。 雕胡米滑甘于粟,莴苣苗肥绿似秧。 野饭菜羹皆适口,一真滋味静中长。 释义: 在西郊外开辟土地建造了一座名堂,远远胜过南村的小柳庄。 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在这里放声吟咏,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读遍万卷书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品行。 烹煮的菜肴美味可口,莴苣苗肥嫩如秧苗。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至日听寒雨: - 至日:指冬至这一天,中国传统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 听寒雨:感受到冷冽的秋雨,象征寒冷或孤独的情绪。 2. 今宵忆向曾: - 今宵:当前的夜晚。 - 忆向曾:回顾过去的时光或回忆往昔。 3. 漏催铜史箭,花灺木奴镫: - 漏催:古代计时工具,漏壶中的水因滴漏而逐渐减少,时间随之流逝。 - 铜史箭:铜制的计时器(箭),用于计时。 - 花灺木奴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二月朔夜中雷始发声” - 这句描述了时间是农历二月的初一(朔),夜深时分,雷声首次在天空中响起。 - 注释:“二月朔”指的是农历中的新月第一天,“雷始发声”表明了天气的变化开始显现出异常。 2. “三日寒载严雪大作” - 接下来的三天里,严寒和大雪持续肆虐。 - 注释:“寒载”和“严雪”描绘了天气的严酷和寒冷;“大作”则强调了雪量之大。 3. “前夜起雷声
【注释】 六花:指雪花,比喻雪花纷飞。凝瑞白:形容雪花洁白晶莹。已见:看见。腊前三:农历十二月初三,是小寒节气。寒色清逾烈:形容雪后景色更显得苍寒、凄冷。羁怀老不堪:羁旅之心情更感凄凉。羁旅,旅途中的人。穷阴连漠朔:指冬天的寒冷天气,一直延续到北方边塞地带。丰稔:指丰收年景。江南:泛指长江以南地区。煎茶恐未谙:担心自己不会烹制煎茶。 【赏析】 《洪武丁卯腊月癸亥雪》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
【注释】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二月节气。 撩乱雪花飞:形容雪大且纷飞。 阴晦云同色:指天气阴沉,乌云密布,天色灰暗。 严凝晓肆威:形容天气寒冷。 拥炉频炽火:指围着火炉取暖。 对酒趣添衣:意谓喝酒暖身,增加衣服保暖。 德泽终当布:指恩惠和恩德最终将普及到民众身上。斯民:指百姓。叹欷(xī):叹息、感叹。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诗人在大雪纷飞的立春之日,有感而作
甲子又晴 田家春甲子,分外要清明。 水旱因从卜,休祥亦可旌。 明年期大稔,今日喜长晴。 为报西畴老,知时好力耕。 注释: 1. 田家春甲子,分外要清明:春天到了,甲子这一天,是春天的开始,天气晴朗,万物复苏,农民们在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晴朗的天气。 2. 水旱因从卜,休祥亦可旌:在农业社会,农民们通过占卜来预测天气变化,如果占卜显示有雨,那么就可以准备迎接雨水;如果占卜显示有旱
【注释】 七月三十日雨:即七月三十日的降雨。 半月值秋晴:半个月前正值秋天,天气晴朗。 凉生枕簟清:清凉的气息弥漫在枕席和草垫之上。 嘉禾方孕秀:美好的庄稼刚刚孕育出新芽。 甘雨又滋荣:甘霖再次滋润万物。 造物功难报:大自然的作用难以报答。 斯民乐有生:这里的人民因为能够安居乐业而快乐。 输租庚责了:缴纳赋税的责任已经了结。 仓庾定充盈:仓库里的粮食一定充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事活动的诗
【注释】 腊月初二夜雪:即腊月的第二个夜晚下雪。 吼树朔风雄,寒欺绣被重——呼啸着的北风多么威武,冷气竟把锦绣般的被子都压垮了; 地浮银渤澥,山吐玉芙蓉——大地好像浮动在白色的波浪中,山峰吐出如玉的芙蓉花。 瑞象标初腊,欢怀慰老农——吉祥的征兆出现在新年之初,欢乐的心情让年迈的农民感到安慰; 岁登端可卜,百谷遍提封——庄稼丰收的预兆显而易见,田野里的百谷遍地都是。 【译文】
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客邸病萦纡,惊忧郁未舒:在客居之处,疾病缠身,心情忧郁,未能舒展。 2. 紫桫函蜕骨,白下返灵舆:用紫色的桫椤木盒子装着已故者的遗骨,返回故乡。 3. 故里千年别,浮生一梦如:故乡已有千年之隔,人生如梦。 4. 莫云庄上些,山雨竹楼虚:不要在云庄之上停留,山雨中竹楼显得空寂。 - 译文: 1. 在客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