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六月二十九日喜雨 六月三旬旱,炎威酷吏犹。 廿年无此热,一雨近初秋。 田亩尘随伏,禾苗病向瘳。 丰登还可望,生计尚堪谋。 注释: 六月二十九日:指的是农历六月廿九。六月是夏季,三旬则是指30天。 炎威酷吏犹:炎威指炎热的天气,酷吏比喻极端的恶劣天气。犹表示依然。 廿年无此热:二十年里都没有这样的高温天气。 一雨近初秋:一场雨即将带来秋天的气息。 田亩尘随伏:田地里的尘土随着降雨而消失
嫁:指被迫出家。殃:灾祸。太守:指张云庄。簿录:登记,审查。降将军:指被贬谪为将军。短景灯余焰:形容灯光虽已熄灭,但是灯火的余光仍在闪烁。繁华水上云:形容水面上的繁华景象犹如天上的彩云。贤愚谁复辨:用“辨”字反问,表示对贤与不贤的人难以分辨。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和坏的都一同毁灭。次第:顺序。修行:修行。他时:将来。表墓文:刻在墓碑上的文字。 注释:嫁给他人遭受灾祸,被迫出家做和尚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诗,通过描绘雪花、春雨、梅枝和蝴蝶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慨。 "二月六日雪"是这首诗的开头,它描绘了诗人在二月初六这一天看到了一场大雪。这里的“二月”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农历月份,而“六日”则是指具体的日期。 "春半三番雪,田更诵里谣"描述了春天的时候,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田地里传来了欢快的歌声。这里使用了“春半”来形容春季的一半时间
【注释】 庚午:唐穆宗年号。丁卯:唐文宗年号。 雨从朝起骤:雨从早晨开始下起来。骤,突然。 仆(pú):指作者的家仆。坤轴:大地。 漫江遍海乡:漫无边际地向江河大海方向延伸。 秋旱暵(hàn):秋季大旱。暵,同“旱”。暵,干枯,枯萎。 未卜:不能预料。 前三载:三年前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穆宗长庆元年七月三日所写的诗作。当时正是大风雨天气,与前一年相比,今年的风更大,雨也更猛
【注释】 1. 索居:居住。 2. 濠水曲:指濠水一带的幽静之地。 3. 岁月共悠悠:意谓日月如梭,年华流逝。 4. 怜君:怜爱友人,同情友人已老。 5. 关山:泛指险阻的山川。 6. 风雨别离愁:风雨交加的旅途中,与亲友分离而感到忧愁。 7. 溪上船催发:在溪水上乘坐小船催促出发。 8. 寒潮:冷潮,即冬潮或暖流。 9. 远洲:远方的小岛。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作者送何伯温还乡
【注释】 洪武癸酉正旦(正月初一):洪武,即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癸酉,即天干地支纪时法中,癸为第十一个天干,与酉(对应十二时辰中的黄昏)相配,故称癸酉。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大年初一。 雨明日雨:正月初一下雨,第二天又下雪。 中夜雷电:半夜里打雷,闪电。 又:同“有”。 明日雨:正月十四日下雨。 四日阴曀(yì):连续下了四天的雨,天气阴暗无光。 霁(jì):晴,晴朗。 严寒:天气极冷。
【注释】 九年前,元日的雨。今天,又下起了大雨。 洋海开涂者:指海上的运输船只。 金山馈粟人:金山,指金山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馈粟,送粮食。金山寺是当时著名的慈善机构,常给贫苦的和尚和百姓送粮食。 体寒衣绽裂:身体寒冷,衣服都裂开了。 腹馁食艰辛:饥饿,吃不饱。 上帝垂慈悯:天帝怜悯。慈悯,怜悯。 晴暄振困贫:晴朗温暖起来,使贫困的人得到救济。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抒情之作
【注释】 1. 汲:指汲黯。 2. 相望:相互看。 3. 遗恨孤慈侍:指张云庄的母亲,已故去多年。 4. 清魂入大招:指张云庄的魂魄已经飞升到太和宫里了。 5. 诸儿:指张云庄的儿子们。 6. 一穴凤山椒:指张云庄葬在一个叫做凤凰山的地方。 7. 西风里:指西风中。 8. 交情永寂寥:指张云庄与作者的友情永远孤独寂寞。 【赏析】 这首诗是悼念张云庄的。张云庄(1798—1858),字云庄,号宗礼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霜日的感慨。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开垆日有感是日始见霜 - 开垆日:指开始下霜的日子。垆,古代的一种炉子。 - 有感:有感触,有所思考。 - 是日始见霜:这一天开始见到霜。 阳月日云初,新霜万瓦铺。 - 阳月日: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云初:云雾刚开始出现。 - 新霜:新的霜。 - 万瓦铺:无数的屋顶被霜覆盖。 具羞供墓祀,炽炭暖寒炉。 - 具羞:准备食物。 -
【注释】 庚辰:干支纪年中天干地支的组合,这里指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授历:古代一种官方历书。纪庚辰,指《授时历》。开元:唐朝的年号,公元713-741年。丙寅:十二生肖之一,属虎,即寅年,又指天干第三位,丙。五更:夜里五更时分,即子时。微见雪:开始下着雪花。两日便迎春:过了两天就迎来了春天。银幡:银制的旗帜。彩帖:彩色的帖子。屠苏:古代的一种酒名,据说可以解酒毒。循:按照。殿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