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历纪庚辰,开元值丙寅。
五更微见雪,两日便迎春。
头戴银幡巧,门题彩帖新。
屠苏循故事,殿饮老年人。

【注释】

庚辰:干支纪年中天干地支的组合,这里指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授历:古代一种官方历书。纪庚辰,指《授时历》。开元:唐朝的年号,公元713-741年。丙寅:十二生肖之一,属虎,即寅年,又指天干第三位,丙。五更:夜里五更时分,即子时。微见雪:开始下着雪花。两日便迎春:过了两天就迎来了春天。银幡:银制的旗帜。彩帖:彩色的帖子。屠苏:古代的一种酒名,据说可以解酒毒。循:按照。殿饮:皇帝在殿上宴饮。老年人:老人。

【译文】

授时的干支纪年是庚辰年,开元年的干支是丙寅年。

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见到雪花飘落,第二天春天就来临了。

头上戴着银制旗帜,巧手绣出的彩帖新。

屠苏沿着旧日习俗,皇帝到殿堂为老人设宴。

【赏析】

此诗是一首庆贺元日的七言律诗,首句“授历纪庚辰”点明元日的时间。第二句“开元值丙寅”表明这一年是开元之始。三、四两句描写的是元日的景色和风俗。五、六两句写元日的喜庆活动。最后以“屠苏”、“殿饮”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元日的祝贺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元日的景色和风俗,表现了元日的热闹和喜庆气氛。

第一句“授历纪庚辰”,交代了时间,这是开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13年,干支纪年是庚辰年。“授历”是指颁发历书,这是古代的一种官历,由天文学家推算出来,然后交给朝廷颁布使用。“纪庚辰”就是记录庚辰年。这一句交代了时间。

第二句“开元值丙寅”,说明这是一个吉利的年份。开元是指唐玄宗在位时的年号,丙寅则是指干支中的第三个年份,属虎年,又指天干的第三位,丙。这一句说明了时间及年份的意义,并表示这是一个吉利的年份。

“五更微见雪”描写了元日早晨的景象。“五更”指的是夜晚五更天,也就是凌晨一点左右。“微见雪”则是说在这之前已经看到了雪。这一句描写了元日的清晨景象,雪是冬天的象征,而此时看到雪,则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

“两日便迎春”,进一步描绘了元日的景象。“两日便迎春”意思是说,在元日的两天里,春天很快就来到了。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元日的景象,突出了春天的到来。

“头戴银幡巧”,“门题彩帖新”这两句话描述了人们庆祝元日的方式。“头戴银幡巧”是指人们在头巾上插着银饰,显得精巧华丽。“门题彩帖新”是指门上贴着红彩的对联,显得十分喜庆。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庆祝元日的方式,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场面。

“屠苏循故事”,继续描写了元日的活动。“屠苏”是一种药酒,传说中它可以驱除疾病。“循故事”是指按照过去的习俗进行活动。这一句描述了元日的另一种庆祝方式,强调了遵循传统的习俗。

“殿饮老年人”,最后一句描写了皇帝为老年人设宴庆祝的场景。“殿饮老年人”指的是皇帝在殿上宴请老年人。这一句描绘了皇帝的尊贵地位和对老年人的尊重。

整首诗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元日的景象和庆祝方式,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气氛,体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