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元日雨,今雨欲经旬。
洋海开涂者,金山馈粟人。
体寒衣绽裂,腹馁食艰辛。
上帝垂慈悯,晴暄振困贫。

【注释】

九年前,元日的雨。今天,又下起了大雨。

洋海开涂者:指海上的运输船只。

金山馈粟人:金山,指金山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馈粟,送粮食。金山寺是当时著名的慈善机构,常给贫苦的和尚和百姓送粮食。

体寒衣绽裂:身体寒冷,衣服都裂开了。

腹馁食艰辛:饥饿,吃不饱。

上帝垂慈悯:天帝怜悯。慈悯,怜悯。

晴暄振困贫:晴朗温暖起来,使贫困的人得到救济。

【解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抒情之作。诗人从天气的变化中联想到了社会的贫富不均,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不平。

首句“三年元日雨,今雨欲经旬”写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感受。元日,即春节;雨,即雨水。三年前除夕那天,下了一场大雪。今年又下起了大雨,似乎要下个没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天气变化的惊讶。

次句“洋海开涂者,金山馈粟人”是说,海上的船都出海去了,金山寺的和尚们却把粮食送到了穷人家里去。作者在这里用反衬的方法,突出了当时社会上贫富悬殊的现象。

第三句“体寒衣绽裂,腹馁食艰辛”是写诗人自己的感受。由于天气恶劣,他的衣服都破了,肚子饿得难受,连饭也吃不饱。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自己的生活困境,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

末句“上帝垂慈悯,晴暄振困贫”是说,上天有怜悯之心,晴朗温暖起来,使贫困的人得到救济。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天帝的感激之情,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七绝。诗人通过对一个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