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
【注释】 1.喜王丞:指诗人的朋友。王丞:官名,这里代指友人。病较:指王丞生病,病情较重。2.那:哪。许:岂,如何。3.学到自无鬼:意谓学问到家了,就不会有鬼神的迷信。4.命:命运、气数。5.客:指朋友。6.饭为扶寿本:意谓食物是养生的根本。7.书是解烦资:意谓读书可以解除忧愁。8.天台约:指与王丞相约同游天台山。9.山行未觉衰:意谓在山林中行走,不觉衰老。 【赏析】 这是写与朋友王丞的交往之情
【注释】 弯环:曲折回旋。青径:青石铺成的小路。 自是:自然是。野寺,指山林中的寺庙。 满涧:瀑布流经的涧谷。泻岩液:从岩石上倾泻而下的水。 插天:直入云端。排石牙:如刀剑般排列在石上。 炉寒:炉火不旺。馀柏子:余下的柏籽。 架静:架上积满了落叶。落藤花:落在地上的藤蔓上的花朵。 逃兵日:逃兵的日子。贵客:指权贵之人。门多贵客车:门前车马众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证道寺的描写
舍南舍北种田郎,唱得田歌曲曲长。 莫学傍村游侠辈,茜红抹额臂擎苍。 注释:在舍南舍北的田地上,种田的小伙子们正在唱歌。他们的歌声悠扬而持久。请不要学那些在村里游荡的侠客,不要涂抹着红色头巾,手臂上扛着苍老的树木。 舍南舍北种田郎,唱得田歌曲曲长。 释义:在舍南舍北的田地上,种田的小伙子们正在唱歌。他们的歌声悠扬而持久。 舍南舍北种田郎,唱得田歌曲曲长。 莫学傍村游侠辈,茜红抹额臂擎苍。 释义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译文:我当年像你一样刚刚成年(二十岁),看到你头顶垂下的角(指未成年时的童子髻),就像小孩子嬉戏一般。 注释:垂角:古代男子未成年时头上戴的帽子。童子髻:童子髻是一种未成年男性的发型。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译文:你现在已经像我一样长大了,只是头发上还残留着一些稚气。 注释:斑斑丝:指年少时的头发中夹杂着些许白发,象征着年轻时期的幼稚或未成熟。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生世悔识字,祝身如野农。 -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追求自然田园生活的愿望。"生世"指的是人的一生或生命,"识字"通常指学习文化、文字。这里可能暗含一种对于过度依赖文字知识的批评或反思。"祝身如野农"中的"祝"字意味着希望或祝愿,"野农"则指农村的普通农民,此句表明作者渴望回归朴素无华的乡村生活,享受与自然合一的宁静。 2. 勤劳养尊老,膳味日可重。 -
【注释】 春风:春风是诗中的主题,春天的风,也指代了作者。愁端:愁绪。散漫不可收:春风吹来,把人的心情吹得无拘无束,无法收回。 不如古溪水,只望乡江流:不如那古代清澈的溪水(这里比喻人的心)和流向家乡的江河。只有流水才能使人的心灵得以安放。 新花红烁烁,旧花满山白:新的花儿鲜艳夺目(红烁烁),老的花却已经凋零,满山都是白色的残花(白)。 昔日金张门,狼藉馀废宅:从前的金张门如今已是废墟(狼藉)
诗句释义与译文及注释: 1.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在异地居住而产生的寂寥之情。"九日"通常指重阳节,而"索居无聊"则描绘了诗人因孤独而感到的空虚和无聊。 2. 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 - 这里提到“取满城风雨”可能是指秋天的景象或天气,而“重阳”则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别称。诗人选择在这个季节里创作诗歌,是为了排解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寂寞。 3.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迩索(yǐ sōu):邻近。无:没有。取:这里指“作”。满城风雨近重阳:全诗以“满城风雨”起兴,以“重阳”收束,是说诗人在九九重阳之际,因秋气已深,四野寒风凛冽,所以登高赏菊,赋诗遣怀。近重阳:临近重阳节。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重阳节登高赏菊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苦闷心情。 首联写秋日景象。“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迩索”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天,独自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无聊之际便写下了七首诗歌来打发时间。诗中通过对菊花、秋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受。 “粲粲黄菊花,照我原上土。” 这句话描绘了菊花的美丽景象,诗人被这美丽的菊花所吸引,仿佛看到了一片黄色的海洋。这里的“粲粲”形容菊花的色彩鲜艳明亮,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原上土”则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注释】 五杂俎:指《隋书·经籍志》所收的“五经”和“九流”。这里泛指各种书籍。 金花绫:织有金线的绫。 往复来,官路程:往返于朝中与地方之间,是官员的行程。 不获已:不得已。 始归耕:终于回到田野耕种。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仕途坎坷,不得志后终于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首句用典,暗喻自己的遭遇。次句写官场之忙碌。第三句点明自己不得不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最后一句表明最终决定归隐,不再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