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
【注释】 鬓发日夜老:形容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人已衰老。 神仙那可求:追求神仙是不可能的事。 杨雄识字苦,玄晏著书愁:指汉代扬雄的《太玄经》和魏晋时期阮籍的《咏怀诗》。 碧酒红莲夜,朱弦白雁秋:碧色的酒杯,红色的莲花,在夜晚;红色的琴弦,白色的大雁,在秋天。 论心得少暇:闲暇时能思考一些问题。 同上最高楼:一起登上最高的楼,即指登高望远。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江上青云客,天边白马生。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谈倾。问旧能枚举,论财比芥轻。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尘缨的场景。 译文: 赠给上饶道云仲: 我在江上青云之上,如同天上的白马般自由。 百年的文物如同流水一般消逝,而我们之间的友谊却如一席欢声笑语般珍贵。 我询问过去的经历,可以详细列举出所有的事情。 谈论起金钱,我认为它就像一片叶子那样微不足道。 我们在河边徘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诗句原文: 道桐川谷访梅右司不知其处 译文:在道桐川谷寻找梅右司,却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注释: 1. 道桐川谷:道,地名;桐川,即桐江之川;谷,山谷或地方。道桐川谷指地名。 2. 访梅右司:访,访问;梅右司,即梅仙(梅福的别称)。意为探访梅仙。 3. 不知其处:不知,不知道;其,代词;处,地方。意为不知道梅仙的具体位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道桐川谷探寻梅仙的过程。首句点明主题
诗句解析: 1. “同分剡溪派,自喜小王书”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戴祖禹的友情和对文学成就的认可。 - “同分”可能意味着两人在文学或学术上有共同的兴趣和追求。 - “小王书”可能指的是某位以王著称的文人的书卷气息。 2. “野服调骁马,浓香薰蠹鱼” - “野服”可能意味着诗人穿着朴素,与外界隔绝,专注于自己的学问。 - “调骁马”可能指诗人善于驾驭自己的思想,如同驯服一匹骁勇的马。 -
诗句解读如下: 客游吴楚地,最好是秋天。三泖团脐蟹,双溪缩项鳊。桂林云顶寺,芦荡月中船。酒醒□□雁,犹胜听杜鹃。 注释:在吴楚之地漫游最好,最好是秋天。三泖地区的团脐螃蟹和双溪地区的鳊鱼都非常美味。桂林的云顶寺和芦荡里的小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酒醒时分,一群大雁飞过,比听杜鹃啼声更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南的秋天里游览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渡长泖投小蒸邵教授宿 清晓浮双桨,黄昏值一餐。 风鸣长泖浪,云掩小蒸村。 馋极知鲈美,惊还觉雁喧。 同袍恩有爱,灯火细温存。 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旅行的诗。诗中的“渡长泖”指的是在长泖河上渡过河流,而“投小蒸邵教授宿”则是投宿在一个名叫邵教授的地方。 首联“清晓浮双桨,黄昏值一餐。”描绘了清晨划船和黄昏时吃一顿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颔联“风鸣长泖浪
自宣州到湖州,风雪十天才到达。 江湖漂泊无尽头,十天行程走过三州。 南边大雪压马耳,北风凛冽船头吹。 贫困潦倒时,还携带笔墨纸砚; 寒冷时,只好赊购衣物御寒。 渐觉家乡近在咫尺,孩童们说话声声入耳
【译文】: 六月时节苕溪路,景色如画人如画。 渔网挂棕树,小船划过荷花塘。 碧水千顷共一堤,青山一道斜阳照。 人间万事皆如梦,惟有桑麻最可嘉。 注释: 1. 苕溪:位于浙江杭州,是一条风景优美的河流。 2. 若耶:古代地名,位于浙江绍兴附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 3. 渔罾(zēng):用来捕捞鱼类的网具。 4. 棕树:一种树木,叶子可以提取纤维制作棕绳或棕片。 5. 酒舫(fǎng):船名
【注释】: 1. 落落:指志向远大,意气高洁。知难久:意在表达有远大的抱负却难以施展的苦闷。2. 堂堂:指声势显赫。竟不还:表示壮志未酬的遗憾与无奈。3. 江湖:泛指仕途之路。七品:指官位。4. 嘻乎:赞叹的语气词。豹管斑:指豹子身上的斑点,比喻文采斐然。5. 儿曹:年轻的一代。莫轻脱:不要轻视自己的才华,要珍惜并利用好。6. 英爽:英俊潇洒、豪爽直率。空山:空旷的山野,比喻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 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娿娜。 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藕果间蔬蓏。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翁不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