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表元
【诗句释义】 咏蚕 物亦有仁者,蚕功不可量。 将身甘鼎镬,与世作衣裳。 过栈苍云湿,登山白雪香。 未知龙种似,犹与马群妨。 【译文】: 咏蚕 世间万物皆有其仁慈之处,蚕的功劳无法估量。 它愿意承受烈火和沸水,为人类制作出美丽的衣裳。 穿越险峻的山道,蚕丝被云雾打湿;攀登高山,蚕丝散发出清香。 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蚕是龙的后代,仍然把它和马混为一谈。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我们来看第一句“道衡书寄求诗”,这是在说作者收到了一封道衡的信,并要求写一首诗来回复。这里的“道衡”是一个人物的名字,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熟人。而“求诗”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的喜爱和对友人的回应。 第二句“烈士蹈东海”,这是在形容一个英勇的战士像勇士一样跳入东海。这里的“烈士”是对英雄的一种赞美,而“蹈东海”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位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
本诗为戴表元所作《故总干潘伯可从大挽词二首·得死何须哭》。全诗如下: 落落知难久,堂堂竟不还。江湖官七品,风雨屋三间。 得死何须哭,偷生正可疑。仓皇归印日,慷慨却金时。 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译文 - "落落知难久":知道困难会长久持续。 - "堂堂竟不还":虽然有才能但最终未能实现抱负。 - "江湖官七品":在政治生涯中只是个七品官员。 - "风雨屋三间"
诗句解析与译文 诗句 六馆赋声在,五陵游伴稀。 如何趋仕版,犹自著儒衣。 春晚莺羞语,城寒花慢飞。 江湖陈仲举,相见肯空归。 注释 1. 六馆:指古代的国子监,即中央最高学府。 2. 五陵:泛指贵族或名人的墓地所在之地,这里指代京城附近的贵族地区。 3. 趋仕版:追求仕途,步入仕途。版,通“便”。 4. 着儒衣:穿着儒家学者的装束。 5. 春晚:指春意渐浓的时节。 6. 陈仲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六月朔日再会”意思是:在六月初一再次相聚。“湖林”句的意思是:在湖边树林之中,风容易吹拂过来。“高歌送长日”,即“高歌长日送”。《古诗十九首》之六云:“高阁张明月,上弦缀清风。”这里用明月清风衬托自己心情的愉悦和畅快。“醉眼睨凉空”,即“酒醉眼望清凉天空”
这首诗是王维对友人蔚上人的回信。诗中,他回忆起与蔚上人在山林中的相会,彼此的心灵相通,仿佛灵魂相连。他感叹自己的诗歌才能,也感慨岁月在鬓毛上的流逝。 注释: 1. 流落谁相忆 - 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生活中感到孤独和失落。 2. 山林蔚讲师 - 表示诗人曾在山林间与蔚上人有过一段师生情缘。 3. 玄机魂梦接 - 形容两人的心灵相通,仿佛灵魂相连。 4. 诗力鬓毛知 - 指他的诗歌才华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期间。首联是说,每当遇到这首诗,我都会失态,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太美了。颔联写自己的感受,春风得意,双鬓斑白。颈联写自己的生活环境:路旁有水,路通湖寺;楼边临山。尾联是说自己因清贫而感到快乐,听到这首诗后心情愉悦。“清缘”即“清心”,“事事足”即“事事如意”。 【答案】 (1)每见辄自失:每次看到这首诗,都会失态。(2)春风双鬓斑:春风得意,双鬓斑白。(3)药市闹中闲
和邓善之秋兴二首鹤化城犹在,龙移井未枯。 百年吾道半,六合此身孤。 西山栽花屋,东风卖酒垆。 徉狂觅耆旧,处处土音殊。 注释: 1. 鹤化城犹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虽然已经去世,但仿佛像鹤一样化为一座城市一样存在。 2. 龙移井未枯:比喻自己虽然离开,但精神并未消逝,就像龙仍在移动的井中,井水未枯。 3. 百年吾道半: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一生所学的知识只有一半得以传承。 4. 六合此身孤:六合
【译文】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华亭小泊。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 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 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 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遥。 【注释】 一一:一作“十”。歌游:欢宴游乐。 寂寞:孤独冷落。 坞(wù):山坞,山谷。 丹青:指画,此处泛指绘画。诧:惊叹。 斑白:指头发花白。 遗老:年迈的人。 子女:年轻貌美的女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流寓苏州时所作,抒发了他晚年的孤寂之感
【注释】 鬓发日夜老:形容时间流逝,岁月匆匆,人已衰老。 神仙那可求:追求神仙是不可能的事。 杨雄识字苦,玄晏著书愁:指汉代扬雄的《太玄经》和魏晋时期阮籍的《咏怀诗》。 碧酒红莲夜,朱弦白雁秋:碧色的酒杯,红色的莲花,在夜晚;红色的琴弦,白色的大雁,在秋天。 论心得少暇:闲暇时能思考一些问题。 同上最高楼:一起登上最高的楼,即指登高望远。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