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注释】 新陶瓦缶胜璚壶:新制的陶器比玉制酒壶要好。璚,一种美玉。 分得春风玉一株:分得了一缕春风,就像得到了一颗美玉。 最爱寒窗闲读处:最喜欢在冬夜的寒窗下,静静地阅读。 夜深灯影雪模糊:夜深时,灯火映着雪花,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冬夜读书的情景,通过对比新旧陶器和不同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诗的开头,“新陶瓦缶胜璚壶”
注释:梅花百咏庭梅 不将冰雪枝梢数丈长,害怕春色过墙。 大材未必难为用,禹殿云深锁栋梁。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的诗。全诗通过描写梅花不与冰枝争长,不畏春光照耀、不怕邻墙相侵,表现了梅花傲然独立、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首句点明主旨。“冰梢”,指梅花枝条。次句说它不与冬寒争长,以免妨碍春日的阳光照临。“怕分”,是怕之意,“春色”喻春天的阳光。三、四两句承前意发展,说梅花即使枝干高大也无妨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琼林:指美丽的梅花。 - 浮翠:形容梅花的颜色鲜艳如翡翠。 - 淡朦膧:形容颜色淡雅朦胧。 - 遥望:远看。 - 珠光:形容月亮明亮如珍珠。 - 隐见中:在月光下隐约可见。 - 东风:春风。 - 一夜:一夜之间。 - 不散:没有散开。 - 晓看:清晨看。 - 浑似:好像。 - 碧纱笼:用碧色纱布做成的笼子,用来比喻梅花的花瓣。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诗歌。 “浮玉溪边夜未期”,点明地点为“浮玉溪”。浮玉溪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故乡所在地。此句写梅花开放于月色下,景色优美,但时值深夜,故用“浮玉溪边夜未期”形容其美景之幽静。 “暗香疏影静相宜”,以“暗香”和“疏影”来表现梅花的清雅高洁。这里暗指梅花的品格高洁
梅花百咏庭梅 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 注释: 1. 苏老:指苏轼(Su Shi),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2. 玉一林:形容梅花如玉石般纯洁美丽。 3. 六桥:苏州著名的园林景点,有五座石拱桥,因而得名。 4. 风月:这里指自然景色和月光,也泛指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5. 知音:指理解、欣赏彼此的人,这里特指对梅花有共同情感的人。 6. 桃李
【注释】 1. 青子:指梅花。 2. 百咏庭梅:即《梅花百咏》。 3. 廉纤雨:细密的小雨。 4. 江南四月天:指江南地区春末夏初的季节,气候温暖宜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与坚韧。 首句“青子初肥色半鲜”描绘了梅花刚长出时的样子,颜色鲜艳,生机勃勃。这里的“青子”指的是梅花的花蕾,而“初肥”则暗示着它们刚刚开始生长。第二句“绿阴深处压枝悬”
【注】梅百咏:指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百咏》 庭梅:庭园中的梅树。 并蒂连枝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 【注释】并蒂(bìng tì):同一根茎上长出两枝或两朵花。 连枝:枝干相连。 朵朵:形容花朵多而密集。 双:成双成对。 偏宜:特别适宜。 照影:映照影子。 傍:靠近。 寒塘:冷清的水塘。 【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诗,写梅与月、风、雪等景象的相互映衬。首句“并蒂连枝朵朵双”,以并蒂比喻梅枝相依
【注释】 1. 蕊珠宫: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梅花。 2. 小仙娃:仙女般的花蕾。 3. 暂别:短暂分离,这里指梅花暂时离开梅园来到庭中。 4. 椒房:古代帝王妃嫔所居住的宫殿,这里借指梅花生长的梅园。 5. 抑翠华(yìcuihuá):抑制翠绿的花叶,使之不展露锋芒。 6. 底事:何事。 7. 尘缘:尘世的缘分,即人世间的感情。 8. 谪(zhé)来:被贬谪来。 9. 名花:指有名的
【译文】: 梅花百咏庭梅刚采摘的梅花带着雪珠,清香回甘齿颊不知寒。 屈原如果了解梅花的风味,未必就专心嗜好菊花和兰花。 【注释】: 旋摘冰英:刚采摘的花。冰英:初生的花朵,未开放时如冰。 屈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赏析】: 《梅花百咏•庭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梅花的清高,下片则以屈原自比,借屈原之口表达了自己“未必专心嗜好菊兰”的傲骨。 全词意境高雅,笔力遒劲
梅花百咏庭梅 玉脸盈盈总是春,都将笑色媚东君。 道人放鹤归来晚,月下看花似白云。 注释: 1. 玉脸盈盈:形容梅花的花瓣洁白如玉,像美人的脸庞一样娇嫩美丽。 2. 将:助词,表示将要发生或出现。 3. 媚:此处指吸引、诱惑之意,形容梅花的美丽动人。 4. 道人:道教中人,这里指道士。 5. 放鹤归来:传说古代有道士在山林中修炼多年后,放飞一群仙鹤回家。后来用“放鹤归来”来比喻回归故里,回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