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振
云林清远四时词四首 嘉平腊酿渴茶铛,直待龙沙雪水烹。 舞彻瑶台千岁翮,鹤丹回施范长生。 注释与译文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冯子振所作,描述了春天的景致和生活情景。诗中的“花分石径蝶衣裳,蜂恼晴檐燕雨香”,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蝴蝶在花间飞舞,蜜蜂在晴朗的屋檐下飞来飞去,燕子在雨中鸣叫。诗中的“解事野桃吹绮片,谁教赚到鹄仙乡”,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
这首诗是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以宋道君鸂鶒图卷为题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鸂鶒在滩头随意游玩,君王的绢墨总是让人娱乐嬉戏。 凄凉的晚岁鸳鸯泺,漠雁沙鸿未必知道。 注释:奉皇姊大长公主命题,以宋道君鸂鶒图卷为题。鸂鶒,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这里指宋道君画中的鸂鶒。狎浪,随意游玩。缣墨,指绢墨。娱嬉,娱乐嬉戏。凄凉,悲伤凄凉。晚岁,晚年。鸳鸯泺,鸳鸯湖,即鸳鸯池。漠雁沙鸿,指漠上飞过的沙雁,沙鸿
桑干河 几年来我在朔地客居,渡过了桑干河流。 河水潺潺流淌在荒野中,发出淅沥的声音。 回首燕南,烟雨朦胧,我独自站在河边。 沙雁飞过,传来远方的平安消息
脱箨斑筠绿节明,霖收梅子麦寒轻。 诸峰隔截高低树,忽听初蝉第二声。 注释 1. 脱箨斑筠绿节明:竹子在雨水的滋润下,箨皮脱落,竹节清晰可见,呈现出翠绿色。 2. 霖收梅子麦寒轻:春雨使梅子成熟,麦田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凉爽。 3. 诸峰隔截高低树:群山环绕,山峰高耸入云,树影婆娑,形成一幅层次分明的画面。 4. 忽听初蝉第二声:随着夏日的到来,初夏的蝉开始鸣叫,声音清脆悦耳。 赏析
注释: 1. 题墨肘鱼:在墨上画的鱼。 2. 玉色鬐鳞海汐通:指墨鱼身上的白色花纹和鳍与海水融为一体。 3. 莫与粉红参石首:不要和粉红色的珊瑚相比,因为墨鱼的花纹与珊瑚不同。 4. 天机衮衮水流东: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像水一样向东奔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墨鱼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画面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杨花来抒发诗人的羁旅之情和对春天的留恋。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写到了杨花,但侧重点不同,从杨花的飘洒写到杨花给行人带来的喜悦,又到春风雪未消时杨花飞絮满河桥,以及杨花沾泥傍谁家砌的凄凉景象,最后以紫燕娇的帘户新声结束全诗。 首句“曾与行人惜翠条”,点出了杨柳的特点:绿意盎然、枝条柔软、婀娜多姿,而柳枝是行人喜爱的。“惜”字则写出了行人喜爱杨柳的心理
【注释】 锦帆——指战船上的彩绘船帆。隐隐到天涯——远远地驶向天边。古道——旧日的官道或驿路。残阳——落日的余光,也指傍晚。泣暮鸦——形容乌鸦叫声凄厉悲伤,好像在哭泣。龙舟——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大船,这里泛指端午节赛龙舟。惆怅——伤感忧愁。庆陵——皇帝的陵墓。看琼花——欣赏琼花(即牡丹)。 译文: 战船的彩帆远远地驶向天边的尽头,旧时的官道上夕阳西下,乌鸦的啼叫声显得非常悲伤
注释:月光照湿了流萤,使它们停下休息。西南的山峰残缺,露出了原野的田地。冰帘不借用匡山瀑布的气势,万丈银潢泻玉般地倾泄下来。 赏析:这是一组写景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清远的自然山水画。诗人以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之处,用朴素的语言,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置身于其中。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我们逐句对这首诗进行分析和翻译: 1. 鹤骨笛 - 描述了一种笛子形状像鹤骨,可能是一种长笛或者横笛。 2. 胎仙脱胫寄飞琼 - 这里的"胎仙"指的是笛子本身或笛子的材料,它被形容为有灵性,可以脱离身体而存在,仿佛是飞升的仙人。"脱胫"意味着这种材料轻盈如羽毛,可以自由飞翔。"寄飞琼"则是指将这样的材料寄托给飘渺的飞仙,暗示了笛子材质的轻盈和纯净。 3. 换羽移宫学凤鸣 -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所作。 第一句:“鹤楼千尺倚晴阑,大别山前舞峻鸾。” 鹤楼:指黄鹤楼,一座著名的古建筑。 晴阑:晴朗的栏杆。 大别山:位于中国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舞峻鸾:形容大别山雄伟壮观,像一只飞翔的鸾鸟。 第二句:“昨日英雄无问处,依然江汉涌波澜。” 昨日英雄:过去的英雄人物,已经不在了。 无问处:没有人去询问,没有人去追究。 江汉:长江和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