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文
孙君蕙的《二给事诗·孙君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元叔赋《疾邪》,发音何煌煌。 休琏感时俗,陈辞慨以慷。 伊人负奇姿,奕奕黄门郎。 激昂论意气,伉达上封章。 嫉恶有本性,见之若探汤。 作诗寓孤愤,属兴深且长。 此意谁实谅,读之增感伤。 这首诗的译文为: 元叔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对邪恶的痛恨,他的诗歌声音明亮而响亮。我感叹现在的世风日下,于是写了很多诗来表达我的愤怒和感慨
【注释】: 1. 阖闾:春秋时吴王夫差的都城,今苏州市西。 2. 平芜:指平旷的田野。 3. 街调献辔:在街市上卖马时,马主献上马缰绳。 4. 将雏子夜乌:乌鸦夜间孵化小乌,比喻农民辛苦养家。 5. 白羽将军:指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新野人(今河南新野)。东汉王朝建立初期,他曾以大司马骠骑大将军的身份,镇压赤眉起义军等农民起义军,恢复汉朝的统治。 6. 青苗长吏:指东汉官吏
【注释】 金风:秋风,指秋天的风。闾阖:古代传说中的神门。授衣:送寒衣给老百姓。陇亩:田陇、田间。感阤:因看到荒凉景象而感到悲伤叹息。石燕:一种传说中能避水灾的鸟,也用来比喻贤人。江州:泛指江边地区。左藏:皇帝的府库。会计书:记载国家财务收支账簿的名称。长平粟:指战国时韩国所产的粮食。左藏仍编会计书:指在财政上仍然实行苛政。长平:地名,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南。储胥:仓库和粮仓。 【赏析】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诗句,不要写错别字。 【答案】 冯太后(即冯道)是北周时期人,后周太祖在位的时候,曾经想废掉冯太后的儿子周世宗,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当时冯太后坚决反对这件事。后来周世宗当了皇帝,冯太后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干预朝政
怀贤诗·徐总漕旭龄 吾宗挺贤达,翛然美无度。抗志古人间,落落遗世务。登陛色不辱,宰物众所慕。再岁畀双节,一日芟百蠹。持情无激矫,适己但贞素。 译文: 我们的家族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他们潇洒自在,没有世俗的束缚。他们坚守自己的理想,不被外界干扰,过着简朴的生活。 在官场上,我以清廉著称,不受贿赂,不为权势所动。我努力工作,为民请命,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每年我都能得到两次奖励
【译文】 云物苍凉,御苑同秋色,秋风逼人,遥空起雨声。铜池夜夜滴清露,金井梧叶飘风声。秘阁几曾奏佩玉?缭垣时常闻哀鸿。当年醉草青词处,满径苔衣锁碧宫。 注释: 1. 秋日杂感:秋天的感触或感慨。 2. 云物苍凉:指秋天的天空和大地,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 3. 禁御同:皇宫中与外界一样,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4. 铜池:指古代皇宫中的池塘,夜晚滴水声如同雨落的声音。 5. 宵宵:夜夜
【注释】 1.秋日杂感:作者在秋季的一天,对国家和军队的忧虑而写下的感受。 2.天兵万里播声灵:天兵,指神武之兵,即皇帝所派遣的军队,声灵,指神武之兵的威力。此句意为:皇帝的军队,远赴万里之外,威震四方。 3.誓扫鲸鲵服不庭:鲸鲵,比喻凶残的敌人,服不庭,意指敌人不能在本国称王称霸。此句意为:皇帝的军队发誓要消灭凶残的敌人。 4.催战正驰赤白羽,转输难论斗箕星:此句意为
高峰直上势崔嵬,闽越雄州一柱开。 路转千盘随石笕,崖临百丈耸丹台。 鸟飞天外山如镜,人到云中海似杯。 便欲凌虚生羽翼,翛然绁马阆风来
逶迤上苑帝城东,御辇巡临振武功。 甲销炼金寒白石,旗翻翠羽动春风。 龙骧万骑军麾转,鹄立千官拜舞同。 莫以清时忘战伐,至尊亲为挽雕弓
人心日已偷,士耻日已忘。 郁彼礼义府,俄成赇赂场。 楩梓谁为收,筐箧厚自将。 因缘书上考,意气何轩昂。 安知抱玉客,掩涕徒浪浪。 吴都信多幸,衔使交琳琅。 刘君奋才杰,高自标门墙。 所过列巾卷,训饬故百方。 田君夙英挺,若渴勤搜扬。 文体一以变,流风为之昌。 弭节未淹岁,矫矫立士坊。 继以连城璧,温雅彰令望。 采采深渊藻,灼灼茂林芳。 人思肄朱弦,户有陈青箱。 彼皆奋东国,身近邹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