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阊阖授衣初,陇亩荒芜足感歔。
淮右人民祈石燕,江州车马就河鱼。
大农孰问长平粟,左藏仍编会计书。
但得政苛非猛虎,甘将膏血佐储胥。
【注释】
金风:秋风,指秋天的风。闾阖:古代传说中的神门。授衣:送寒衣给老百姓。陇亩:田陇、田间。感阤:因看到荒凉景象而感到悲伤叹息。石燕:一种传说中能避水灾的鸟,也用来比喻贤人。江州:泛指江边地区。左藏:皇帝的府库。会计书:记载国家财务收支账簿的名称。长平粟:指战国时韩国所产的粮食。左藏仍编会计书:指在财政上仍然实行苛政。长平:地名,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南。储胥:仓库和粮仓。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状况的反映。诗中描绘了长安郊外农民的生活情景,反映了当时农村凋敝、赋税重的现实。诗人以“秋日杂感”为题,感慨颇深。首联写农事,颔联写祈雨,颈联写税赋之重,尾联写朝廷之苛政与百姓之苦楚。
全诗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叙事简洁,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如“授”、“足”、“呼”、“乘”、“编”、“将”,这些动词的使用增加了诗句的动感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农民们的艰辛生活,以及诗人对此深感同情的心情。
诗的前四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反映农民们的困苦生活。“金风阊阖授衣初,陇亩荒芜足感歔。”这里,诗人首先描绘了秋风起时的景象,金风萧萧,正是送寒衣的时候,而此时农民们却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忧愁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使人感到十分凄凉。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农民们在田野里劳作的情景,“陇亩荒芜足感歔”,这里的“荒芜”不仅描绘了土地的贫瘠,也表达了农民们生活的艰难。
接下来的两句“淮右人民祈石燕,江州车马就河鱼。”则进一步展现了农民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祈祷着石燕的出现,希望能有奇迹出现;而江州的车马都赶到河边捕鱼,可见他们的困境之严峻。这两句既体现了农民们对生活的期望,也反映了他们面对困难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两句“大农孰问长平粟?左藏仍编会计书?”则是诗人对朝廷政策的一种讽刺和批评。在这里,诗人指出朝廷还在苛求农民缴纳长平的粮食,而政府府库依然在编纂会计书,这说明政府的财政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这种讽刺和批评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的描述,揭示了唐玄宗时期社会的现实状况,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苛政的强烈谴责。同时,诗歌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