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棠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的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理解诗句内容和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和提示作答即可,注意赏析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 题秦州城 圣泽滋遐徼,河堤四向通。 大荒收虏帐,遗土复秦风。 乱烧迷归路,遥山似梦中。 此时怀感切,极目思无穷。 【译文】 皇帝的恩泽滋养着偏远的地方,黄河的堤防四面相通。 在辽阔的荒野上收聚了敌军的帐篷,恢复中原地区的风俗风情。
秋江霁望 高秋偏入望,霁景倍关情。 落木满江水,离人怀渭城。 山高孤戍断,野极暮天平。 渔父时相问,羞真道姓名。 【注释】: 1. 秋江霁望:在秋天的江河上,晴朗的天空下远眺景色。 2. 霁景倍关情:晴朗的天气使人更加思念家乡。 3. 落木满江水:树叶飘落在江水中,形容秋天的景象。 4. 离人怀渭城:离别的人心中怀念着故乡。 5. 山高孤戍断:山很高,孤独的守卫被切断了联系。 6. 野极暮天平
【注释】: 陇州:今甘肃省东部。旅中:客居他乡。 三伏:初伏、中伏、末伏,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唐代京城。未拟还:不打算返回。 蛩声秋不动:蟋蟀在秋天的夜晚发出的声音。 燕别思仍闲:燕子离别时依然悠闲。 乱叶随寒雨:落叶随风飘落,落在寒雨中。 孤蟾起暮关:月亮在暮色中升起。 经时高岭外,来往旆旌间:经过长时间的旅行,在山岭的外面,旗帜飘扬之间。 【赏析】:
《野步》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五言古诗,全文如下: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心枉劳劳。 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注释与赏析: 注释 1. 闲赏步易远: 在闲暇时欣赏景色,散步的距离可以很远。 2. 野吟声自高: 野外的吟唱声音自然高昂。 3. 路无人到迹: 路上没有人来过的痕迹。 4. 林有鹤遗毛: 树林里有仙鹤留下的痕迹。 5. 物外趣都别:
【诗句释义】 北出阴关去,何人肯待君。 无青山拥晋,半浊水通汾。 雁塞虽多雁,云州却少云。 兹游殊不恶,莫恨暂离群。 【译文】 从幽暗的关口向北而去,谁会真心等待你呢? 没有青山环绕着太原(即晋阳),一半的浊水通向汾河。 虽然雁门山有很多的大雁,但云州却没有那么多的云彩。 这次远游很好,请不要因为暂时离开朋友和伙伴而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注释】 过湍沟:指越过山间湍急的沟壑。穷胡:穷山,形容地势险峻。嵓崖:高峻的山崖。境不常:环境变化不定。石形相对耸:山石相依而立,显得突兀高耸。天势一条长:形容山峰连绵不断。栈底鸣流水:溪水从栈道下流过。林端敛夕阳:树林尽头收拢夕阳余晖。豺狼:野兽名,泛指猛兽。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诗人在山中行旅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西去穷胡处,嵓崖境不常”,点出边关所在,说明是远赴边地
【赏析】 此诗是送友人游蜀而作。诗人以豪迈之笔,写友人赴蜀的行程和心情,表达了对友人此行顺利、早日归来的美好祝愿。全诗风格雄浑苍凉,气势磅礴。 首联“巴兴千万寻,此去若为心”。意思是说:我送你到巴地(今四川一带),你从这里出发远行,你的心绪如何?“巴兴千万寻”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送友的情意。 颔联“蟋蟀既将定,猕猴应正吟。”意思是说:蟋蟀开始筑巢定居了,猕猴也应当开始吟唱了。这里用拟人手法
这首诗是杜甫的《登凌歊台》中的前四句。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 平芜望已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凌歊台上,遥望着无边无际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 况复倚凌歊:这里的“凌歊台”指的是位于今湖北省宜城市境内的古台,是古代楚地的军事要塞。诗人站在台上,眺望着辽阔的田野和江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 - 江截吴山断,天临楚泽遥
【注释】 ①三月三日:即清明。③飞蹄复走轮:指马儿踏着车轮,奔驰如飞,好像要追上飞驰的马蹄。④春:春游。⑤云幄:形容山高云密,遮天蔽日。⑥远浪尘:指波浪冲刷岸边草木,扬起尘土。⑦愁人:指伤春悲秋的人。 【赏析】 《曲江清明》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七绝。诗中描写了作者对春天的惜别之情,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伤感之情。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幽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赠栖白上人 闲身却不闲,日日对天颜。 已住城中寺,难归海上山。 诗传华夏外,偈布市朝间。 欲问空门事,空门岂有关。 注释: - 闲身却不闲:意思是说虽然身体闲适,但内心并不轻松。 - 日日对天颜:意思是每天都要面对皇帝的面庞。 - 已住城中寺:已经居住在城中的寺庙里。 - 难归海上山:意思是难以回到海上的山上。 - 诗传华夏外:意思是诗歌传播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