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诗句原文: 骑驴宁避华阴令,走马曾于五凤楼。 采石狂游醉欲死,长安不见却生愁。 译文注释: 1. 诗作背景:《咏华阴李太白》是明代诗人王九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李太白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豪放与才华。 2. 关键词注释: - 华阴:地名,位于陕西省。 - 李太白:李白的别称。 - 五凤楼:唐代楼阁名,位于长安城北。 - 采石:山名,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 长安:古都,今西安市。 3. 赏析:
【解析】 本诗的注释如下:太微子:指李白。 过访:来访,拜访。 留诗:留下诗作。因次韵:按照原韵相和,即用原韵写一首诗。 赠:赠送。 岑参:唐代诗人,字茂元,江陵人。 彩笔:比喻文采飞扬。杜甫书:杜甫的诗作。《秋兴八首》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组诗。 半开:花半开的样子。 风乍暖:风突然变暖。 烟霞:云气、山色。 明宵:明天早晨。 怀人梦:思念亲人的梦境。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与朋友太微子相见后
【注释】:长城:指边塞。三边:指东北、西北和西南三个边境地区。充国:汉宣帝时名将赵充国,曾屯田于羌族聚居区。嫖姚:汉代名将李广,曾出塞杀敌。寂寞:凄凉冷落。蒹葭:水草。 【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霜落长城”二句总承首联,说长城上霜已降尽,草木凋零,戍边的士兵都忙于防胡。“千年充国”二句由赵充国屯田事想到李广的出塞图谋,用典含蓄有致,耐人寻味。以下四句是诗人的感慨
玉斝春醅绿,金钗舞袖红。 远山凭雪槛,佳景落诗筒。 桂子云霄上,荆花雨露中。 衡门三十载,不出是英雄。 注释与赏析: - 玉斝春醅绿: 描述使用玉制的酒器酿造的春酒色泽呈绿色。 - 金钗舞袖红: 形容女子用金色的首饰装饰着舞动的衣袖,展现出红色的美丽。 - 远山凭雪槛: 描绘一幅画面,远处群山在雪白的栏杆下显得格外清晰。 - 佳景落诗筒: 暗示美好的自然景观如同诗歌一样美丽动人,被记录或传达。
待月 躲避月亮的楼台多么高远,我凭阑干兴发诗思。 目送那千里之外的月儿升上天空,已是夜深二更以后。 皎洁的月光流泻到银汉之上,清亮的光芒穿过窗棂。 姑且吟诵李白诗句,举杯向月邀月共饮。 译文: 躲避月亮的楼台多么高远,我凭栏兴发诗思。 目送那千里之外的月儿升上天空,已是夜深二更以后。 皎洁的月光流泻到银汉之上,清亮的光芒穿过窗棂。 姑且吟诵李白诗句,举杯向月邀月共饮。 注释: 1. 避月楼
注释: 1. 去夏长安别,今春鄠杜逢。 上句写时间,去年夏天在长安分别,今年春天在鄠县和杜县相遇。下句写地点,说明邵炼师是从长安来的。 2. 暂留山阁住,难系野云踪。 上句写情景,暂时留在山上的阁楼里,难以找到他的踪迹。下句写感受,表示对邵炼师的思念。 3. 避客封丹火,谈玄坐古松。 上句写行为,躲避客人的时候,点燃了丹火。下句写行为,谈论玄学的时候,坐在古松之下。 4. 明归栖隐地,花鸟遍吴峰
【解析】 此诗为一首七绝。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中间两联由景及情,以景衬情。“凉生芳草游人卧”一句,写诗人在花园中乘兴而卧,欣赏着月光下的美景;“影挂柔枝宿鸟翻”一句,写月光洒落,照得树上栖鸦乱翻飞;“且听玲珑歌白雪”一句,写诗人陶醉于这美好的月色之中,不禁想起《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来。尾两句是全诗的主旨,表明作者并不看重功名,只求及时行乐,不必远赴龙门(指长安)去追求。 【答案】
【注释】 登寿州南楼野望:登到南面的城楼上远眺。 极目川原外:极目远望,看到原野的尽头。 云山晴见楚:晴天里,云雾缭绕的山峦仿佛在楚地(今湖北、湖南等地)。 烟树远浮秦:烟雾弥漫的树林远远地映入秦地(今陕西)。 平地干戈满:遍地是兵器。干戈,古代兵车的两翼。 临风羽檄频:站在高处,风急时,频频接到征召令。羽檄,古时用鸟羽写的紧急文书。 西飞羡归鸟:西边飞翔着羡慕归家的鸟儿。 随意过城闉(yīn)
草堂别贞夫 不尽登山兴,其如送尔情。 秋风临路发,征马向人鸣。 白发偏多恨,皇华自有程。 相思虚梦寐,迷却凤凰城。 注释: - 不尽登山兴:指登高远望的心情难以满足。 - 其如送尔情:这是怎样的一种离别之情啊! - 秋风临路发:秋风拂过路边草木,发出飒飒之声。 - 征马向人鸣:远方的战马向着行人嘶鸣。 - 白发偏多恨:由于年岁已高,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不满。 - 皇华自有程
【注释】: 冬徂春已半,不得浒西书。 徂:去;浒:水边;西:指家乡。春已到一半,却还不得回去。 老恨追趋懒,相思梦寐余。 追:赶;寐:睡觉。因年老而感到遗憾,因追逐名利而感到疲倦,因怀念亲人而难以入睡。 杏花开正好,桑落兴何如。 杏花盛开时节,桑树落叶之时。 七十今年是,应劳长者车。 七十岁的人了,应该用车送他回乡。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写诗人的离别之悲,后四句写对友人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