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月楼何迥,凭阑兴起予。
目穷千里外,月上二更馀。
素影流银汉,清辉透绮疏。
聊将太白句,把酒问蟾蜍。
待月
躲避月亮的楼台多么高远,我凭阑干兴发诗思。
目送那千里之外的月儿升上天空,已是夜深二更以后。
皎洁的月光流泻到银汉之上,清亮的光芒穿过窗棂。
姑且吟诵李白诗句,举杯向月邀月共饮。
译文:
躲避月亮的楼台多么高远,我凭栏兴发诗思。
目送那千里之外的月儿升上天空,已是夜深二更以后。
皎洁的月光流泻到银汉之上,清亮的光芒穿过窗棂。
姑且吟诵李白诗句,举杯向月邀月共饮。
注释:
- 避月楼:指楼上有避光设施,可以遮挡月光的楼台。
- 凭阑:倚着栏杆。
- 目穷:望得远,看得尽。
- 二更:古代时间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 素影:月光。
- 绮疏:精美的窗棂装饰。
- 太白:指唐代诗人李白。
- 蟾蜍:指月亮。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无限赞美和向往之情。首句“避月楼何迥”描绘了诗人身处高楼之上,远离尘世喧嚣的环境,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第二句“凭阑兴起予”,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因月而生的灵感,展现了他的才情与豪情。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月亮景色的细致刻画,从月光照亮银汉到月色透过绮疏,再到吟诵李白诗句,最后借酒问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展现了他对月亮的独特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