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
这首诗是邵侍郎国贤见寿之韵,共六句。诗句大意如下: 杖藜晓上清风阁,北望云山渺云壑。 怀公不见诵公诗,清庙朱弦为谁作。 晨星落落今数公,平生出处将无同。 我生与世早多忤,乞身归卧湖山中。 伻来远致两罂水,风致年来那有此。 品题未拟桑苎翁,煎法曾傅玉川子。 力田自好任逢年,陇云寄我山中篇。 汉庭共诧大人赋,那知山泽非臞仙。 与公周旋亦云久,不饮每酣公瑾酒。 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况山人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姑苏入国朝,守也谁第一。(姑苏:指苏州) 意思是说苏州(姑苏)进入朝廷统治,谁是第一人?(守:治理、守卫的意思。谁第一:谁是最好的。) 况侯江右来,经纬气郁硉。(况侯:指况松,字仲文,唐朝官员,曾任监察御史。江右:指江西地区。经纬:指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事务。气郁硉:形容其胸怀宽广,志向不凡。)
诗句输出:生子秀而文,灿然琼树枝。 译文:儿子长得秀气且有才华,如同琼树枝繁叶茂。 注释:生子:指儿子。秀:指有才华和气质。灿然琼枝:形容儿子的外貌和才华非常出众。 赏析: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儿子的才华。整首诗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爱怜和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秋夜忽已凉,风叶何萧骚 露坐不知久,月挂梧桐梢 王鏊的《庭梧七首其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自然之美。诗句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变化,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通过对诗中关键词语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诗句逐句释义 1. 秋夜忽已凉,风叶何萧骚 - “秋夜”指的是秋天的夜晚,“忽已凉”表达了天气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虎丘 谁云虎丘小,我觉虎丘大。 尝疑海上峰,涌起自天外。 忽坠平野中,万劫翠不坏。 夫差昔霸王,猛气亦已汰。 神斧凿巉岩,泂勺银河派。 双崖削未平,呀呷势将嘬。 灵湫湛寒碧,剑气溢光怪。 银海雁飞沉,冰岩松倒挂。 前朝百战争,今为梵王界。 吴侬得游观,时节纷綷䌨。 我老犹爱山,兴至时独迈。 聿登浮屠颠,坐觉三吴隘。 云梦如可吞,八九无蒂芥。 千人石上眠,把酒向天酹。 不知开辟来,曾见几兴败。
【注释】 东冈:指诗人自己家乡的山,因在东面,故称东冈。 慰:抚慰。 追亡:追忆过去失去的人。 建:古国名。此借指故乡。 负鼓:击鼓而歌,以声哀告天。 嗟哉:叹息语。 尔:你。 为:作,当作。 急:赶快。 返棹:掉转船桨回去。 收泪:止住悲伤流泪。 举一卮:端起一杯酒。 【赏析】 《慰东冈失子》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对远去儿子深表痛惜之情
【注释】 秉之:指诗人自喻。齿落:指年老。有:有才华。且羡:羡慕。予齿之牢:我年纪大而牙齿坚固不松。 兄弟:指作者兄弟二人。气:指兄弟间的情义。一气:指兄弟情义的紧密和融洽。谁强谁独衰:谁比谁更显衰老。 弟齿齾:指弟弟年事高迈,牙齿不齐。更落:指更显衰老。发白:指头发变白。且:表肯定的语气词。蓰:古代长度单位,五倍。 朝来:早晨起来。览明镜:看镜子。鬛鬙:《诗·卫风·氓》“子无良媒,俾我矹矹
素履诗 考祥元视履,厥初慎元咎。 纷华非所欣,贞靖自吾守。 遂止谅不能,欲进夫岂苟。 黼黻焕彰施,白贲乃其旧。 注释: 素履:简朴的鞋子,象征朴素、节俭的生活态度。 考祥元视履:观察吉祥的征兆(元)和自己的步履(视履)。元是古代对天象的称呼。视履是观察自己的步履。 厥初慎元咎:开始时谨慎地对待上天的征兆和自己的过失。 纷华非所欣:纷华即繁华,非所欣指不喜好这些繁华的东西。 贞靖自吾守
【解析】 此诗首联“生世七十年,回看如一日”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感叹自己一生经历的时间只有七十年,但回头看却如同一天,可见人生短暂,岁月易逝。诗人通过“七十年”“一天”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中间事万变,或喜或忧戚”承前启后,承接上句,进一步写诗人的人生历程。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发现世事变化无常,有时高兴,有时忧愁,甚至悲伤。 颈联“得失与升沉,其事固非一”
【赏析】 此诗写冬夜不寐,听雪簌簌声。首句“冬夜不成眠”,点出时间、天气,为下文铺垫。二句以寒灯伴听,写出环境的清冷,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凄、惆怅。三句“天明惊皑皑”,是说听到的雪声由微细而增大,由低缓而急促。四句写梧桐树,是写景,也是写人,更兼有象征意义,借梧桐之“雪”喻人之“愁”。全诗结构谨严,意境优美,音节和谐,是一首抒情佳作。 【注释】 1. 庭梧七首: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2. 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