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赋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水止波光寂,林深鸟语新。 译文:水面静止,波光平静,树林深处,鸟儿鸣叫,声音清新。 注释:水止波光寂,指水面平静,无波纹,表现出宁静的氛围。林深鸟语新,指树林深处,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显得生机勃勃。 2. 地同天作泰,人与物皆春。 译文:大地与天空一样,万物和谐共生,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地同天作泰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邳州经历廷璧公的怀念之情。 首句“邳州官似水”以“水”喻“官”,形象描绘了邳州的官员清廉如水,不贪污腐败,为民造福。 次句“两浙水如官”则是说两浙的水也如同当地的官员一样清正廉洁,为民服务。这里的“水”和“官”都是隐喻,分别表示官员和水,用比喻手法表达了两浙地区的官员清廉无私,与邳州的官员形成了鲜明对比。
飞鸿阁一绝纪之 一区容膝所,五夜读书堂。 退食惭尸位,瞻云叹客乡。 未嫌邻矮屋,且喜向朝阳。 丙午春王正,疏狂纪叶冈。 注释: 1. 一区:一片地方或一处空间。 2. 容膝所:形容狭小的空间,可以容纳两膝的地方。 3. 五夜:五个夜晚。 4. 退食:吃饭之后休息。 5. 惭:感到惭愧。 6. 瞻云:仰望天空。 7. 客乡:指他乡、异地。 8. 未嫌:不嫌弃。 9. 邻矮屋:旁边矮小的房屋。 10
首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原诗: 和古城龚太守壁间原次阳明先生韵 世路随长短,浮云弄阴晴。 纲常九鼎重,富贵一毛轻。 幻梦迷蕉鹿,愁城破酒兵。 客窗浑不寐,欹枕听鸡行。 译文: 世间的道路随着是非的长短而变化,就像浮云在天上玩弄着阴暗与晴朗。 纲常九鼎之重,富贵如一毛之轻,这是何等的反差。 如同梦中追逐着像鹿一样虚幻的目标
新建吴思斋诗来次韵答之诗书今日债,灯火十年劳。 自我希贤圣,谁人擅俊髦。 寒生门外雪,暖拥座中袍。 会得丸中趣,粗心没半毫。 译文: 我每日与诗书为伴,灯光照亮了我十年的读书生涯。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贤圣之人,但不知谁能成为我的楷模。外面寒冷刺骨,大雪纷飞,而我却坐在温暖的房间中,披着厚重的袍子取暖。我深知学问的深奥和精妙,但有时却无法领会其精髓。 注释: - 诗书今日债:指每天与诗书相伴
奉当道檄娄采皇木于济阳石霜寺 绿水青山里,禅关锁白云。 胡麻流碧涧,瑶草吐奇芬。 古柏枯无用,长沙虚有闻。 若非亲目击,何以报殷勤。 注释: 1. 奉当道檄:接受朝廷的命令。奉,接受;当,面对;道檄,朝廷的文书或命令。 2. 娄采皇木:指皇帝的木材,即皇木。 3. 济阳石霜寺:位于济阳的石霜寺,可能是作者被征召去的地方。 译文: 我接到朝廷的命令,要去济阳石霜寺采伐皇木。 在绿水青山之间
注释: 孟夏(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指农历四月。臬司:官名,明清两代称按察使司的长官为臬司,又称布政使司、藩台。较艺:比赛技艺。浏庠士:泛指读书人。次壁间韵:在墙壁间作诗以应景。 译文: 初夏时节阳光摇动短墙,树木的颜色笼罩了前村。 智者已远去,而流风仍存留。 密云遮蔽了楚地的山峰,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柴门。 芹叶拂过芸香花,我举起酒杯高斟,带着酒意吞下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初夏时节
山色分东曙,征衣袭晓寒。 苗生初展绿,梅熟尚留酸。 旅思凭诗遣,岩花带笑看。 天风如有约,九万助鹏抟。
仰止摩诃上,齐昌旧令公。 棠阴犹带绿,燕麦独摇风。 见水思清操,看花想醉容。 好怀歌不尽,何处达征鸿。
粤南秋榜首,京国地官郎。 宦署冰霜冷,门墙桃李芳。 高名何所负,久要不相忘。 箕尾冥冥去,悲君哭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