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注释】 1. 仙:诗人自称。2. 伯季:指韩愈,字退之,排行第二,故称伯季。3. 赤帜坛:指唐代太学。4. 荷叶服:指道士的道袍。5. 竹皮冠:指道士的帽子。6. 餐霞:指隐居山林生活。7. 绣佛:指佛像。8. 琅玕:玉名。9. 萧然:形容清贫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李商隐、杜牧等人同为晚唐诗风的代表人物。韩愈为人耿直敢言,曾直言劝谏宪宗,被贬为江陵别驾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裹药囊琴度岭来,乍辞沧海访天台。 【注释】:裹着药草的琴,穿过山岭而来,刚从大海(象征人生)离开去拜访天台。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从广阔的海洋中走出,踏上寻找天台之旅的场景。诗人通过“裹药囊”和“琴”,暗示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坚韧,同时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2. 云连邛杖能扶我,石引名山岂用媒。 【注释】:云雾缭绕,如同邛杖一样可以扶我
对剑 剑光闪耀射斗牛,少年曾佩上幽州。 人龙去住八千里,猿鹤睽违二十秋。 拙计只今凭马磨,垂纶依旧著羊裘。 西窗昨夜耽高枕,梦斩楼兰羯虏头。 注释: 1. 剑气光芒射斗牛:形容剑的光芒如同穿透云层的阳光一样明亮。 2. 少年曾佩上幽州:指年轻的时候曾经佩戴过这面宝剑,而幽州指的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在幽州(今河北省北部)生活或工作过。 3. 人龙去住八千里:形容时间的流逝
诗句: 水石桥边隐逸人,四时头戴白纶巾。 译文: 在水石桥的旁边,一个隐居的人,一年四季都戴着白色的头巾。 注释: 水石桥 - 指的是一座建在水流和石头之间的桥梁。隐逸人 - 指的是隐居的人。白纶巾 - 一种传统的汉族头巾,通常由白色或浅色的布料制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和自然景色的五言古诗,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水石桥”、“白纶巾”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理解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作答。 本题要求考生对李山人裕伟游金陵初归趋访留饮的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关键词语,同时要注意翻译的准确性。 【答案】 浮江一苇秣陵归,万里轻装似陆机。——浮江:乘船过江。浮江一苇,形容行舟之速;秣陵,地名,今江苏南京;轻装
闻方长公入粤因承存念赋此寄怀 辞禄荣归老大夫,闲居不但镜为湖。 问津乍别东山隐,入粤非贪合浦珠。 眼底沧波飘逆旅,匣中宝剑是昆吾。 江关紫气劳瞻望,独倚阑干海月孤。 注释: 闻方长公入粤因承存念赋此寄怀:得知方长公进入广东,因此承蒙他记念,我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情怀。 辞禄荣归老大夫:辞去官职,荣耀地回到故乡。老大夫:指年事已高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闲居不但镜为湖:在家乡过着清闲的日子
黄上舍伯舆将游太学□过小集偕乃兄弟同赋林字韵 盟言不论抵万金,杨花似雪□同吟。 百年会合依莲社,一代风流在竹林。 白鹿联翩霞作佩,青萍共舞酒频斟。 知君欲奏甘泉赋,云汉遥驰魏阙心。 注释: - 盟言不论抵万金:意指誓言和诺言比金钱还重要,不受物质利益的影响。 - 杨花似雪:形容杨花飘洒如雪一般,洁白无瑕,比喻纯洁美好的事物。 - 百年会合依莲社:表示希望与朋友能够像莲花一样
【注释】: 风雨萧萧江水寒:风雨萧萧,形容雨声淅沥。萧,形容风吹草木的声音。风雨萧萧,是说风雨交加,江水寒凉。 钓鱼不饵懒持竿:指垂钓者不用鱼饵,只是悠闲地手持钓竿。 朱弦古调焚香奏:意思是说,在古代的乐音中,点燃香料,吹奏乐器。 沧海丹霞着兴餐:大海和山间的红云映照出壮丽的景象,激发了作者的食欲。 台榭经春多秀气:台榭经过春天的洗礼,显得更加美丽。 人情处世若波澜:人的情性处事变化不定
吴茂才彦家生日召饮偕谈何胡诸君雅集北园诗社 注释:清溪的流水绕过城墙旁流,两岸垂柳系住了客人的小舟。 初度喜逢河朔饮,高歌都是竹林贤。 注释:刚刚庆祝过的生日就遇到了河朔地区的酒宴,大家一起唱歌,大家都像竹子里的贤人一样。 交期鸡黍轻千里,玄契烟霄重百年。 注释:约定的时间用鸡黍招待大家,千里之遥的距离也显得不重要了。玄契指的是神秘的契约,烟霄是指飘渺的天空,百年之后仍然重要的契约。
诗句释义 - 春深花卉斗芳菲:春天深入,万物复苏,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 日暖烟浓锁翠微:阳光明媚,烟雾缭绕,仿佛将周围的景色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绿意之中,显得更加幽静神秘。 - 结伴流莺鸣岸柳:和同伴们一同欣赏着岸边的柳树和欢快的黄莺,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 逐群游侠试罗衣:追随那些勇敢的游侠尝试穿着华丽的服饰,展现自己的风采。 - 沽来美酒尊同倒:购买到了美酒,大家一起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