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解析: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秋思”为题,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曾是沧洲的钓鱼者,西风中寄居在江都。望中故国千里之遥,别后经过一年没有一个字。庾岭烟霞秋天的思绪很远,楚国的风雨中黄昏的船帆很孤独。谁怜我漂泊在外的游子,不是为了江水莼菜滞留五湖吗。 译文:我曾经是沧海洲的旧钓人,西风吹过我漂泊在江都。望着远方的故乡,只见山峦重重,阻挡视线;离别之后
王黄二子将有行期,过访客舍 注释:王黄,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二子,这里指他的两个朋友的儿子。将有行期,即将要出发远行。 译文:王黄的两个儿子即将出发,我拜访了你们的住所。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不舍和关切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友人即将远行的消息,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次句则通过询问友人的出发日期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期待。第三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难以入睡的情景
【注释】 1. 芜城:古地名,这里泛指故乡。 2. 陶令:即东晋诗人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3. 荆树堂前:指在家乡的故居中。 4. 芙蓉溪上:指家乡的河边。 5. 衣□(xiǎo):衣着简陋。 6. 乡关:指家乡和亲人。 7. 负米:背米,形容生活艰难。 8. 相将:一起。 9. 庭闱:庭院。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的七言律诗。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共七十六句;中间十二句为一组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长安早秋 - 诗意解读: 描述了一个清晨时分的长安,秋天的气息已开始弥漫。 - 关键词注释: 长安:古都名,今陕西省西安市,历史上曾是多个朝代的首都。早秋:指季节为秋季的早期,此时气候凉爽宜人,但草木凋零,万物开始准备进入冬眠状态。 2. 清宵玉露下金沟 - 诗意解读: 夜晚,月光如霜,照亮了清澈的水沟(金沟)。 - 关键词注释: 清宵:深夜;玉露:指月光如冰,晶莹剔透
诗意解释 同李时芳游大慧寺 幽期出郭不辞劳,野寺云边共尔曹。白日西飞秦树杳,清秋南望楚天高。书遥故国愁烽火,客久中原有佩刀。莫动乡心且沉醉,风流谁道五陵豪。 注释与译文 - 幽期出郭不辞劳:约定在城外见面,不计较辛苦。 - 野寺云边共尔曹:在郊外的寺庙旁,与你一起欣赏风景。 - 白日西飞秦树杳:太阳落山后,秦地的树木显得朦胧不清。 - 清秋南望楚天高:秋季的南方,天空辽阔,视线开阔。 -
【注释】 何隐君:名不详,作者的朋友。 龙吟剑合:龙吟,宝剑的鸣音;合,交好。龙吟剑,指宝剑。 海燕:燕子。 南征:往南方去。 傲倪青山堪作赋:傲倪青山,以山为傲,以山为倪(小憩之地)。 白社:指朋友间聚会的地方。齐盟:共同商讨大计。 鸡黍交期:用鸡黍作为礼物来约定时间。鸡黍,指简单的饭食。 李生:李姓的朋友。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送别之时,写下了这首充满激情和豪情的诗
释义: 中秋之夜,我与陈张二位好友在蒙子馆中一同赏月。西山的落叶铺满了长安城,我们挥别了衣袖,倚栏眺望。天空中的明月照亮了霄汉,使得长安城的双阙显得更加遥远;远方的胡地风急云涌,九座关隘寒气逼人。在这望边塞、看梅花、听笛声的夜晚,我要与你共醉。明年秋天,不知谁还能一起欣赏秋色? 译文: 西山的落叶铺满了长安,我们挥手告别,独自靠在栏杆上凝望。天上的明月照亮了霄汉,使得长安城的双阙显得更遥远
秋夜 秋风一夜度江干,月满西楼十二阑。 金马门前霜气早,白狼城北角声残。 注释: 秋夜:秋天晚上 风:秋风 一夜:一夜之间 过:通过 江干:江边 阑:栏杆 金马门:汉代长安城门名,这里泛指长安城 霜气早:霜已凝结 白狼城:古代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为古匈奴地 角声残:战鼓声 莼鲈:莼菜和鲈鱼,比喻思乡之情 裘帽翻怜客舍寒:披上皮衣(裘)帽子,却感到客舍里特别寒冷 万里家山云树里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友情和深深的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都下逢王宰三黄廷翰 "都下"指的是当时的京城,"王宰"是王廷翰的字,"三黄"是他的别号。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京城遇到了王庭翰,他有三个黄字的别号。 忆昔旴江话别时,天涯此会更何期。 "旴江"是福建一带的河流,"话别"是指两人在这里告别的情景。"天涯"是形容距离遥远的地方,"更"是次的意思
岁暮旅怀 天涯留滞岁将除,短发萧条叹客居。 枫叶共飞游子梦,梅花不见故人书。 云浮关树千山尽,夕照江烽万里馀。 回首旗亭心更远,每看征马一踌躇。 译文: 岁月已到年末,我在异乡漂泊无依,满头白发,感叹着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生活。 我梦见枫叶与我的旅行一起飞翔,但无法看到故人的书信。 云雾漂浮在关山之上,仿佛可以穿越千山万水,夕阳下映照着江上的烽火,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每次看到那些征行的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