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放逸啸青鸾,伯季同登赤帜坛。
如此身穿荷叶服,不妨头戴竹皮冠。
餐霞别业长为主,绣佛幽斋只佩兰。
鹤发萧然偏乐道,家徒四壁有琅玕。
【注释】
- 仙:诗人自称。2. 伯季:指韩愈,字退之,排行第二,故称伯季。3. 赤帜坛:指唐代太学。4. 荷叶服:指道士的道袍。5. 竹皮冠:指道士的帽子。6. 餐霞:指隐居山林生活。7. 绣佛:指佛像。8. 琅玕:玉名。9. 萧然:形容清贫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李商隐、杜牧等人同为晚唐诗风的代表人物。韩愈为人耿直敢言,曾直言劝谏宪宗,被贬为江陵别驾。后任国子监祭酒,又因上书请求宪宗亲政遭贬至潮州、袁州等地。他一生坎坷,却始终不改志节,晚年更是以道家思想修身自养,过着隐逸的生活。
内容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两句写其生活状态,后两句写其精神追求。第一部分“寿欧季公”,点明赠诗的对象——韩愈;“诗仙”二字,既赞其诗才高超,又借李白自比,表明自己虽非李白,但同样具有诗仙般的才华;“放逸啸青鸾”,描绘出诗人自由自在、逍遥洒脱的形象。第二部分“伯季同登赤帜坛”,用典表明自己和韩愈都是儒家学派的人,共同追求的是仁义之道。“身穿荷叶服,不妨头戴竹皮冠”,描绘了韩愈的衣着打扮和生活态度,也表现了诗人对韩愈生活的理解和认同。“餐霞”句暗含韩愈隐于山野,不问世事,而“绣佛”句则表现出他内心的虔诚与坚定。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韩愈清贫生活的羡慕之情:“鹤发萧然偏乐道,家徒四壁有琅玕”,“萧然”一词既形容他的清贫,同时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家徒四壁”一句,则表现出他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追求的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