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夕阳下,长林皓月升。
迷途随马去,唤渡有山应。
树杪出孤寺,钟边来一僧。
秋宵禅榻静,相对话寒镫。
【赏析】
《宿山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迷路投宿山寺的全过程,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前四句写景,以夕阳、长林、皓月为背景,渲染出旷野中的宁静气氛;后四句叙事,通过“迷途”与“唤渡”、“孤寺”“一僧”与“秋宵”“相对”,把一个行旅者遇山寺而忘返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读来令人神怡心旷。
【注释】
- 旷野:空旷的原野。
- 长林:茂密的树林。
- 皓月:皎洁的明月。
- 迷途:迷路。
- 随马:骑马。
- 应:应答。
- 树杪:树梢。
- 孤寺:荒废的古寺。
- 禅榻:僧人坐的地方。
- 寒镫:冷清的灯笼。
【译文】
日落西山时,旷野中一片寂静。
茂密的树林,一轮皓月升腾。
迷路后,跟着马群去寻路。
有人叫唤,山上有座寺庙。
树梢上,一座孤零零的寺庙。
钟声悠扬,一位僧人正在打坐。
深秋之夜,我坐在禅床上静坐,
谈论着寒冷的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