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燕山晴空晴朗,阳光照耀千门万户。 塞外的春风吹过禁垣,鸿雁飞过宫门。 此时此地,我送君在江路上远行, 却让芳草怨恨你这位王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一个考点的落脚点都是诗歌的中心思想。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日南天尽粤王台,犹得飞书远寄来”,此联首句写景,以“日南”指代岭南。第二句抒情
注释: 暮春时节,天地间弥漫着淡淡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我独自站在空荡的庭院中,眺望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云层遮住了碧绿的苔藓,显得有些冷清和寂静。只有几只鸟儿在高高的树枝上啼叫,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 赏析: 首句“天南天北暮春时”,描绘出一幅辽阔的暮春景色,诗人站在空旷的庭院中,面对着天南地北,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里的“天南”和“天北”分别指代南方和北方
《思家曲四首其四》赏析 《思家曲四首 其四》:此诗描绘了诗人在十二月的夜晚,望着阑干上如霜的月光,听着凄清的玉笛声,心中充满了客地断肠的孤寂。此时,诗人不禁想起远方的家人,生怕他们因自己而忧愁。他告诫自己,不要让彩笔沾墨写下新的怨恨,因为最让人担忧的是没有鸿雁能够飞到衡阳去报平安。 这首诗以“思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述诗人在异地的孤独与寂寞
【注释】 醉姝:美酒美人。 玉壶春酒映颜红:比喻美人如玉壶中之春酒,光彩照人。 何事旁人扶不起:指美貌的美人不须别人扶持。 东风:春风,借指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美人醉酒后的娇憨情态的诗。首句“玉壶春酒映颜红”,是说美女喝得酩酊大醉,如同玉壶内的春酒一样,光彩照人。接着写美人在柳色中行走的样子:“翠黛青鬟柳色中。”翠黛,古代女子的一种装饰物,用青黑色的颜料画在眉毛上;青鬟
注释: 横浦驿:古代驿站名。梁景怀:即梁上国,字景怀。何尚贤:即何尚宽,字尚贤。欧允亮:即欧虞亮,字允亮。萍梗飘零笑此身:形容漂泊不定、无依无靠的境遇。章江水:即长江。河桥别故人:在黄河边告别老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离别梁景怀、何尚贤、欧虞亮的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漂泊异乡、四处流浪的境况;后两句写与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和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注释】王使君:指王维。薇省:指唐朝尚书省,王维曾任尚书右丞。粤峤:即粤地。 【赏析】此诗是一首赠答诗,诗人以风雅自许的才情,对友人王维寄去的书简予以酬谢并相勉。首句写王维的高雅风雅,次句写他为平民百姓所爱戴,第三句赞扬其才艺非凡,第四句说他的诗文流传至今,仍能影响江山
雪夜寄怀溪上友人二首 一见楼前雪色,因思溪上梅花。沧海怜余作客,何时共尔餐霞。 【赏析】 此诗以雪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两句“一见楼前雪色,因思溪上梅花”描绘了诗人在雪夜中独处高阁,远望楼前洁白的积雪和溪上的梅林,引发对友人的思念。次句“沧海怜余作客”则通过自比“沧海之水”,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漂泊异乡、远离故人的无奈与感伤
春江曲 持竿垂钓,顶笠披蓑。 兰舟桂棹,沧海烟波。 得鱼沽酒,邀月讴歌。 芦林深处,食宿婆娑。 译文: 手持鱼竿垂钓,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乘坐着装饰有兰花的船,在浩瀚的沧海里泛舟。 钓到鱼后买些酒回来,邀请月亮一同唱歌。 在芦林深处安顿下来,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的人物以渔翁的身份出现,他手持鱼竿,身着斗笠蓑衣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内容,从诗歌的题材、作者、创作背景等角度展开分析,同时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修辞手法等技巧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可根据试题要求,从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的角度作答。 本诗是一首颂佛的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韵脚为平水韵下平八庚韵“明”,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押韵严谨,对仗工整。诗中以“莲花”象征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