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竿垂钓,顶笠披蓑。
兰舟桂棹,沧海烟波。
得鱼沽酒,邀月讴歌。
芦林深处,食宿婆娑。
春江曲
持竿垂钓,顶笠披蓑。
兰舟桂棹,沧海烟波。
得鱼沽酒,邀月讴歌。
芦林深处,食宿婆娑。
译文:
手持鱼竿垂钓,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乘坐着装饰有兰花的船,在浩瀚的沧海里泛舟。
钓到鱼后买些酒回来,邀请月亮一同唱歌。
在芦林深处安顿下来,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的人物以渔翁的身份出现,他手持鱼竿,身着斗笠蓑衣,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渔人的日常生活。
“持竿垂钓,顶笠披蓑。”这两句描述了渔翁的形象和他的活动。手持鱼竿,象征着他的职业;头戴斗笠,披蓑衣,则展示了他的装束和生活状态。这样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位普通渔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渔人生活的理解和同情。
“兰舟桂棹,沧海烟波。”这两句继续描绘了渔人的生活场景。兰舟和桂棹都是古代常见的船只,象征着渔人的船只。沧海烟波则描绘了海景,给人一种宽广、深远的感觉。这些描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得鱼沽酒,邀月讴歌。”这两句则转向了渔人的生活乐趣。得到鱼后就去买些酒回来喝,这是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方式。接着,诗人邀请月亮一同唱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生活乐趣的描写,不仅体现了渔人的乐观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芦林深处,食宿婆娑。”则是对渔人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在芦林的深处,渔人可以尽情地享受食物和住宿的乐趣,这种生活状态既简朴又满足。这里的“婆娑”用来形容芦林摇曳的样子,寓意着渔人生活的自由自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江南水乡景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渔人生活的刻画,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