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回,塞鸿来。千山丛桂发,三径菊花开。逸客招携频载酒,联镳乘兴共登台。

【注释】:霜降日:指农历九月,即秋季的初候。冯欧:人名。西台:指西岳华山。“海燕回”句:诗人登上华山,见海燕北飞而归。“千山丛桂发”,指华山四周的群山中,桂花盛开,香气袭人。“三径菊花开”,指华山脚下,通往山顶的三条石阶上,菊花竞相开放。“逸客招携频载酒”,指诗人的朋友频频邀请他饮酒。“联镳乘兴共登台”,指诗人与朋友们结伴同行,兴致勃勃地攀登华山。

【赏析】: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秋日登山赏景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

首联写登高所见之景。诗人登临华山,只见海燕已北飞归来,塞鸿也自远方飞来。“海燕”,代指北方来的游子;“塞鸿”指来自塞北的旅人。“千山丛桂发,三径菊花开”,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山景色图。诗人站在华山之巅,远眺四周的青山,只见山上的桂花盛开,芳香扑鼻;山下的小径上,满山遍野的菊花竞相开放。

颔联进一步刻画了登高所见的山间景象。这里用了一个“丛”字,写出了山间的树木葱茏茂密、层峦叠嶂的特点。“千”、“三”两个数词的使用,既表现了诗人观察的细致入微,也突出了秋天山色的特征。

颈联写登山过程中所见的人和事。诗人与朋友们结伴同行,一路上兴致勃勃地攀登华山。他们不时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并相互劝酒,畅谈人生、抒发壮志。

尾联是整篇诗歌的总结,也是诗人对这次登山活动的感受。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和人生的无限乐趣。他感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同时也感慨于人生短暂的时光。因此,他决定更加珍惜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