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频开,竹径清修,独爱谈玄。
交游方外,骚雅都是,诗禅酒禅。
【解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修的诗。“每日频开”指隐士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竹径清修”点明隐士隐居之地,竹径幽静。“独爱谈玄”指隐士喜爱谈论玄学(道教中的宇宙观)。“交游方外”指隐士与道士交往。“骚雅都是”指隐士与诗人都擅长诗词。
【答案】
示例:纪兴二首
每日频开,竹径清修,独爱谈玄。
骚雅都是,诗禅酒禅。
每日频开,竹径清修,独爱谈玄。
交游方外,骚雅都是,诗禅酒禅。
【解析】
这是一首题咏隐修的诗。“每日频开”指隐士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竹径清修”点明隐士隐居之地,竹径幽静。“独爱谈玄”指隐士喜爱谈论玄学(道教中的宇宙观)。“交游方外”指隐士与道士交往。“骚雅都是”指隐士与诗人都擅长诗词。
【答案】
示例:纪兴二首
每日频开,竹径清修,独爱谈玄。
骚雅都是,诗禅酒禅。
【赏析】 《宿山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夕阳下迷路投宿山寺的全过程,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前四句写景,以夕阳、长林、皓月为背景,渲染出旷野中的宁静气氛;后四句叙事,通过“迷途”与“唤渡”、“孤寺”“一僧”与“秋宵”“相对”,把一个行旅者遇山寺而忘返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读来令人神怡心旷。 【注释】 1. 旷野:空旷的原野。 2. 长林:茂密的树林。
七夕立秋曾良明见过 圣水烹山茗,玄谈启石亭。 井梧飘一叶,桥鹊度双星。 骨立肝心赤,衣披尔我青。 节期欢聚首,丝管夜同听。 注释: 1. 圣水 - 指的是清冽甘美的泉水。 2. 山茗 - 指山上采摘的茶叶。 3. 玄谈 - 指玄奥深奥的谈话或讨论。 4. 石亭 - 用石头建造的建筑,用作休息或聚会的场所。 5. 井梧 - 井边的梧桐树。 6. 桥鹊 - 桥上的喜鹊。 7. 节期 -
方隐君绍招游芙蓉别业,喜食菠罗蜜,偕何、李诸君同赋玄字韵 高人修社会,洞壑有良缘。 盆荐瓜如蜜,尊开酒似泉。 披襟仍索句,挥麈谩谈玄。 返照寻归路,沧潮一泛船。 注释:高人:高尚的人。修社会:修炼自己的社会。洞壑(hè):山涧深谷。良缘:好缘分。盆荐瓜如蜜:用盆子盛着瓜果像蜜一样甜。尊开酒似泉:尊里的酒就像泉水一样清醇。披襟:解开衣襟。索句:吟诗作文。挥麈(chǔ):拿着拂尘,指悠闲自得的样子
【注释】 逸客:指不羁放达的人。寒溪:寒冷的溪水。九曲:曲折的河流,多指山涧溪流。 苦吟:苦于吟诗作赋。双鬓白:形容头发变白,年老力衰。 清修:指超尘出俗的高洁修行。竹林:此处借指隐士的居处。烟艇:烟雾中飘动的小舟。五湖:泛指太湖等五座大湖。阴:阴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友人赵隐君裘卿时所写的。裘卿是隐居不仕的隐士,诗人对他非常仰慕。全诗通过写访友的情景、谈古论今
【诗句释义】: 1. 摇落:草木凋零,这里比喻世事的变迁。粤江:指广东的珠江,因流经广东省而得名。东,指南方。 2. 苍茫:形容暮色苍茫,天色暗淡。夕照:夕阳西下,日暮时分的阳光。 3. 黄花:菊花,这里指重阳节(九月初九)所开之花。令节:美好的季节。 4. 白发:年老的头发。怯秋风:害怕秋天的寒冷。 5. 万事:世间的一切事务。吾:我。何有:有什么,意谓“无所作为”。 6. 一尊:古代酒器名
诗句: 佐郡承钦命,炎荒有政声。 译文: 作为地方长官,我接受皇帝的命令,在荒凉的边疆治理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注释: 1. 佐郡:指地方官员。2. 承钦命:指接受皇帝的命令。3. 炎荒:指边远荒凉的地方。4. 有政声:即取得显著成绩。 诗句二: 祇因惊岁序,难阻忆鲈情。 译文: 只因担心年节的到来会改变这一切,难以阻止自己对故乡鲈鱼味道的思念。 注释: 1. 惊岁序:担心年节的到来。2.
【诗句释义】 1.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古人认为立冬后万物收藏,蛰虫伏藏,是农事准备和休养生息的重要时节。客馆病坐:在客馆病榻上坐着,形容孤独、困顿的状态。 2. 凄凉:寒风呼啸,寒冷刺骨,令人感到凄凉。擗面:用手拍打面部,表示因寒冷而打颤或发抖。 3. 疾病缠身:由于长期患病,导致头发稀疏。丝发短:形容头发稀少。 4. 忧愁与恐惧:因天气寒冷而引起的疾病困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晚月夜游玩的诗,诗人通过对中秋佳节的描绘和对渔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丛桂花当发,良宵月正圆",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丛桂花在盛开,月光正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次句"旋沽村店酒,胜赏木兰船",诗人在中秋佳节之时,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买了一些村里的酒,然后乘着一艘木兰船欣赏美丽的夜景。这里的"木兰船"指的是木兰船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和相关条件,然后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访刘公子孟羽”:拜访刘公子孟羽。刘公子孟羽,即刘子玄,南朝梁诗人。孟羽的诗作有《拟行路难》,为乐府旧题,其辞多慷慨悲愤之音。刘子玄是当时文坛上的著名文人,与王籍齐名,并称“二刘”。他的诗作以五言为主。“浊世佳公子,同餐粤峤霞”:在这浑浊的世界,你是一位杰出的公子
冬日闲步龟山晚过虚白斋遇慧上人寻幽扶竹仗,徐步白云端。 译文:寻找幽静之处扶持着竹子做的杖,缓缓地行走在云端之上。 注释: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扶:扶持。杖:指竹子做的手杖。徐步:慢慢地步行。白云端:形容天空中的云彩洁白如云。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冬日的夜晚,沿着山路寻找一处幽静之地,然后扶着竹子做的手杖,缓缓地行走在云端之上,仿佛与世隔绝,只与天上的白云为伴
暮春遇卢达章诸君的翻译是: 在武陵春色将尽时,我回到了故乡。夕阳西下,映照在西边的山丘上。 风吹动着苍翠的树林,花瓣纷纷飘落堆积。大家聚集在一起,击鼓传杯,畅谈人生。 我们结交为朋友,志同道合,不嫌弃贫贱。 注释和赏析: - 暮春:春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暮春。 - 遇:遇见,遇到。 - 卢达章诸君:指在座的各位友人,包括卢达章等人。 - 武陵春色将尽:武陵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湖南省常德市境内
春江曲 持竿垂钓,顶笠披蓑。 兰舟桂棹,沧海烟波。 得鱼沽酒,邀月讴歌。 芦林深处,食宿婆娑。 译文: 手持鱼竿垂钓,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乘坐着装饰有兰花的船,在浩瀚的沧海里泛舟。 钓到鱼后买些酒回来,邀请月亮一同唱歌。 在芦林深处安顿下来,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中的人物以渔翁的身份出现,他手持鱼竿,身着斗笠蓑衣
注释: 白鹤身,白纶巾。偶访云霄客,偏怜草莽人。 白鹤的身躯,白色的头巾。偶然拜访云霄中的客人,特别怜爱草野中的普通人。 西池聚首情何洽,北海芳尊醉是真。 在西池聚集在一起,情感融洽;在北海喝着香酒沉醉其中,真是真实。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相聚的情景。上片描写黄茂才伯守的风采,下片写自己和朋友们欢聚一堂的场景。全词语言流畅,意境开阔,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内容,从诗歌的题材、作者、创作背景等角度展开分析,同时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修辞手法等技巧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可根据试题要求,从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的角度作答。 本诗是一首颂佛的七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韵脚为平水韵下平八庚韵“明”,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押韵严谨,对仗工整。诗中以“莲花”象征净土
【注释】 虚度:白白地度过,指虚度年华。燕赵:指战国时燕国和赵国,今河北省一带。咸秦:指战国时的齐国(在今山东省)。后史前史:指历史。偏忆:特别怀念。古人:古代的人。 【译文】 我度过了六十五个春光灿烂的日子,曾游过燕赵的古城和咸阳,也曾经游览过齐地的繁华。 我对历史有着深深的怀念,对那些古往今来的名人都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感叹和总结。从诗中可以看出
注释:高阁上的寒江,独自眺望;长天的征雁,孤独地飞翔。故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见,自己在外漂泊三年尚未回家。 赏析:此诗为作者寄给在溪上居住的友人所作的两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雪夜中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高阁上的寒江,独自眺望,长天的征雁,孤独地飞翔。故人相隔千里难以相见,自己在外漂泊三年尚未回家。全诗情感饱满,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