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容
【注释】 花影西偏:指日影斜照在西边。金乌:太阳的别称。次第:依次,按部就班地。趋朝:前往朝廷办事。龙楼鼓:指皇帝的仪仗队。哦诗:吟咏诗句。 【赏析】 《早过午桥口占二首》,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早起赶往京城的七言绝句组诗。前半部分写诗人早起赶路的情景,后半部分则写诗人到达午桥后吟咏诗句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雅,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小令。 第一首,起句“花影西偏半月高”
卧拥明衣席未安 斋郎早已报登坛 君王行处阳春在 不用灵犀辟夜寒 注释: - 这首诗是陆容《南郊杂韵(六首)》的第一首,描绘了皇帝前往南郊祭天的情景。 - “卧拥明衣席未安”描绘了诗人在皇帝前往南郊祭天时,自己还躺在床上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担忧和不安。 - “斋郎早已报登坛”则描绘了斋郎已经提前告诉皇帝登上祭坛的情景,表现出斋郎的职责和忠诚。 -
南郊杂韵六首 仙乐《韶》隐隐落空蒙,坛下传呼拜启同。 知是燔柴礼初献,沉香火起烛天红。 注释:在南郊大祭中,神仙的音乐《韶》隐隐地从空中飘来,坛下的人们传呼着人们一起拜谢神灵。我知道这是祭祀神灵的燔柴礼初献,香烟缭绕上升,照亮了天空中的红烛。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南郊祭神的盛大场面,神仙的音乐《韶》从天而降,坛下的人们传呼着一起拜谢神灵。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仰和感恩之情。同时
寄亨父二首 金闺予告免趋朝,石枕孤眠病未消。 丝布小帷蝇不障,竹枝团扇暑仍摇。 匏壶汲水添森爽,土盎栽花伴寂寥。 革故题诗寄张敞,木瓜应拟博琼瑶。 注释: 1. 金闺:古代皇宫内院的正门。予告:皇帝授予官职的文书。免:免除。趋朝:上朝。2. 石枕:用石头制成的枕头。 3. 丝布小帷:用丝绸织成的帐子。蝇不障:蚊蝇无法飞入。4. 竹枝团扇:用竹枝编成的团扇。暑仍摇:夏天仍然晃动。5.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识记和积累,然后准确把握诗词的意思,最后结合着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兵卫森严万幕屯,马嘶人语静中闻。天垣咫尺銮舆近,望见龙光入夜云。”大意是:守卫森严,无数帐篷驻扎周围,马蹄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混杂在一起,显得那么安静。天边,皇帝的御辇很近了,远远看到龙影穿过云层。 译文: 守卫森严,无数帐篷驻扎周围
南郊杂韵六首 金钥重门暂启扃,腊灯如昼辨人行。 象牌分得清班赐,军将无劳问姓名。 注释:金钥匙被打开,重门暂时敞开,如同腊月的灯火照亮了人们行走的道路。士兵们领取了清闲的班次赐予,而军队中的将领则无需询问自己的姓名。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南郊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重与肃穆。诗中“金钥重门暂启扃,腊灯如昼辨人行”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腊月夜晚祭祀时,金钥匙打开城门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以下是逐句释义及相应的注释: 1. 竹宫幽邃寂无声:描述了一个静谧而幽深的地方,竹子环绕着宫殿。"竹宫"可能指的是一个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或装饰的宫殿,而"幽邃"表示这个地方非常安静、深远。"寂无声"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宁静与寂静。 2. 风静空悬五色旗:这里的"风静"表明风势很平静,没有带来任何扰动
南郊杂韵六首 紫坛云雾切三台,玉趾将临画鼓催。列炬照天驰道远,佩声遥自半空来。 竹宫幽邃寂无声,风静空悬五色旌。月色照人清沁骨,万松深处数寒更。卧拥明衣席未安,斋郎早已报登坛。君王行处阳春在,不用灵犀辟夜寒。 金钥重门暂启扃,腊灯如昼辨人行。象牌分得清班赐,军将无劳问姓名。 兵卫森严万幕屯,马嘶人语静中闻。天垣咫尺銮舆近,望见龙光入夜云
诗句解析 1 春风一醉故人楼 - 此句描述了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傍晚,与旧友在楼上饮酒的情景。春风象征着季节的转变,而"一醉故人楼"则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2. 转眼重来十五秋 - "转眼"意味着时间快速流逝,“十五秋”指的是从秋天到冬天,大约一年的时间。这里的秋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3. 酒博明琼谈故事 - 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起品饮美酒,共同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故事
下马金门步晓凉,海云开白看东方。 君王自有兴居节,不遣微臣一倒裳。 注释: 下马金门:指皇宫的南门——金门,皇帝出入的地方。 晓凉:清晨的凉爽。 兴居节:指的是帝王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和休息的规律。 倒裳(cháng):古代的一种礼服,天子、后妃等穿。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清晨骑马经过午桥口时,看到天空中的云彩已经消散,阳光洒满了大地,他感受到了一种清新的早晨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