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平斋八秩里言博笑
秀眉隆鼻面银光,英绝铨曹忆铁郎。 今日相望俱耄耋,此身还阅几沧桑? 闲吟送老观殊达,久宦能贫味自长。 犹集孙曾授经训,一楼四叶旧书香
次韵和夜起
自扪此局称心无? 劳苦昭琴与惠梧。 漫倚孤行擎北斗,倘收晚效补东隅。 善人至竟言能受,盛德何妨貌若愚。 忝长廿年及亲炙,兢兢求阙是真儒
愔仲馆丈寄示壬申除夕同复志作次韵以正
本意冲天待一飞,轻身如入白登围。 直成大错谁实铸,未远迷途应觉非。 荒漠尽烦蓝缕启,旧都犹盼翠华归。 同舟风急需心胆,不信阳春和者稀
荫坪叠落花前颌四首索和己未及今十年矣感而赋此
恨紫愁红又一时,开犹溅泪落滋悲。 世尘起灭优昙幻,风信蹉跎苦栋迟。 水面成文随处可,泥中多日自家知。 绿阴回首池塘换,忍覆长安乱后棋
天津海光寺禊集得缠字丁卯
临河循例会群贤,海上羁栖又一年。 积雪涉春都作水,连阴逢霁似关天。 相从携酒同登阁,有兴褰裳与刺船。 岁岁祓除兵未寝,可堪南望战氛缠
庭前海棠初开姜斋同赋
欲去还留又见花,强支衰槁对容华。 不香那复知金屋,有泪多应溅绛纱。 自笑一冬虚盼雪,豫愁明岁会移家。 平分半日输张籍,侧帽钩帘看晚霞
五十初度亲友拟举觞为祝时初释服辞之
捧觞无复旧斑斓,才脱麻衣泪未干。 弟妹尽知当室感,妻孥浑作寄生看。 难消薄福原应惜,勉受荣施转不欢。 亲友倘怜休见慁,不然江上一渔竿
元夕次和子有入觐礼成之作
祝嘏归犹及上元,北堂饮罢就朋尊。 旧京容有阳春和,行殿能忘湛露恩? 眼看鳌山行复盛,近闻龙碛亦回温。 衰残未预陈金鉴,坐羡弓箕愧九原
眙书自乙丑之冬迁来细米胡衕同居今十年矣属题合照
六十年前比屋时,我方弱冠子童嬉。 退朝果饵迎归骑,隅坐枰奁覆客棋。 甥馆已非过必式,王城虽旧隐犹宜。 两头语笑成今昔,百感儿曹或未知
次答苏盦九日书来以诗索和并言与稚辛纵谈之乐
培风在下御而行,宜若登天不可名。 一代诗豪舒眺远,万钧国重著肩轻。 最难飙馆联双璧,犹许霜钟接两京。 承正图南元有待,苍苍浑是积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