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得仲勉书寄答其意
万里生还已岁除,刳肝犹拟献辰居。 坐看沉陆吾真愧,痴想回天汝亦疏。 相见幸留垂秃发,得归共理旧藏书。 举家总食先臣泽,薄薄田园是俸馀
华卿协揆侨居天津感念去岁赏秋海棠用同馆天宇韵见寄依和
断肠花尽又霜天,心似寒灰不复然。 金马尚容充小隐,月泉何意结今缘? 史宬笔削关传信,社饭思量忍溯前? 欲藉门生询足疾,篮舆准抵地行仙
哭司直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 廿载未干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 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 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题可庄楷书册子
连房共砚十三春,惯见官奴写洛神。 再过旧庐馀落日,坐怜东海几扬尘。 雕虫何损擎天手,乘鹤难留阅世身。 长有青箱珍片羽,忠廉三叶未为贫
次韵畏庐石遗唱酬之作
画师退笔已成邱,诗老清霜亦上头。 乱后田庐完自好,客中岁月去何遒! 发挥灵秀从人买,商略丛残为我留。 自笑情缘犹未断,溪山到处有吾楼
得幼云青岛书却寄
足恨饶悲更送君,瞻乌谁屋况斯文。 三纲漠后看真绝,六籍秦馀恐卒焚。 累疏不回垂尽日,一楼且卧未归云。 坠驴开口何年事? 差幸经帷远世纷
天中节赐纱卷次温毅夫御史韵
五日唐宫例赐衣,人间节物奈全非。 夙忘宠辱空诸有,老阅寒炎审所依。 耕钓分难初服遂,章缝幸未素心违。 听钟犹共趋长乐,但觉晨星取次稀
次韵和匏庵实录馆同人摄影偶志之作
孤臣无分再瞻天,晚直瀛台辄泫然。 复土何年稽一哭? 紬书终老息诸缘。 看看兴庆班馀几,历历开元事满前。 他日梦华各成录,能忘此会玉堂仙
答小帆用苍字韵见寄
与君衰飒鬓都苍,望古平生愧景行。 只道王城堪大隐,那知春色是他乡。 世风无地容章甫,史例微闻病紫阳。 风鹤不惊尘不到,且从田父醉淋浪
次韵瑞臣春望
老更伤春滞帝城,海天南际是柴荆。 百花无主谁司命,一雨何悭急洗兵? 官道马骄新绿满,禁林鸦散暮烟横。 家家上冢知寒食,早晚山陵傥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