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 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 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 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 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
秋深寄内
出水荷钱看到花,又成败叶上轻槎。 坐惊大陆深秋气,偏贷馀生阅物华。 皈佛只赢心地净,忧天能免鬓霜加?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
自上方归柬赞虞
老尚携朋到上方,后公已是一年强。 云梯猿引犹能上,阴洞蛇行幸免创。 有兴再来还我共,兹游所欠要天偿。 奇岩夹涧无飞瀑,好树弥山未着霜
题邓铁香鸿胪遗墨
铁画霜棱肃我襟,人天何限别时心。 一从谏疏明朝断,驯见神州大陆沈。 往日回思真可惜,众芳萎绝更谁任? 卅年留得荒滨叟,来对西山说邓林
九月七日游玉泉山登妙高塔
偷闲豫了登高债,思旧来寻酌水盟。 垂暮犹淩孤塔迥,无尘能洗此泉清。 离宫树石馀王气,绝岛风涛有战声。 地下故人应见念,忧危当日自承平
过青岛晤刘幼云属题潜楼读书图时欧洲搆兵岛亦戒严
三年一面九回肠,楼外沧尘恐又扬。 四海曾无床可坐,群书容有壁能藏。 玄黄龙战今方始,潇晦鸡鸣古所臧。 大好家居犹自坏,枝栖萍寄事寻常
次韵徐梧生
眼看宫树雪纷披,犹抱冬心拱赤墀。 避世已成终老计,识君偏失盛年时。 君民尧舜谁曾见? 治乱开天颇有知。 赐沐亦思共幽讨,西山何日转春姿
观王文成书游庐山开先寺闻瑞卿都谏亦往白鹿因简诗题后
纪功石侧低徊久,谁见听钟独往时。 翰墨于公本馀事,风波当日正孤危。 啸声隔岭如相应,心学逢源了不疑。 曾是两贤枝策地,残生鹿洞可重窥
大行隆裕皇太后哀辞
长春寒月黯无辉,顿使冲皇痛靡依。 帟殿衣冠犹似旧,陵山軿辂及同归。 室谁实毁孤安托? 医固无良死早祈。 迟暮偏蒙恩礼绝,侧身墙翣重歔欷
次韵答畏庐人日见寄
嗟君伤乱思乡土,老我衔哀直禁林。 入世倦禽终爱羽,逢春枯树自空心。 溪山无恙犹堪画,甲子长存不废吟。 倘及馀年见清晏,相从一醉荔支阴
步溪以长至雪夜来都有诗次和
相思千里雪中来,今日人间始可哀。 垂老未平君垒块,有诗能使我低徊。 故乡近腊山应好,世事如云斗又回。 会面且难归岂易,花时傥及醉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