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注释】 (1)恽南田:即恽寿平,清代画家,字子居,号云门。 (2)小像:指肖像画。 (3)沅叔:即王士祯。王士祯在清顺治、康熙年间任江宁尹,有政绩,为官清廉。 (4)俟斋鹤涧傥同俦:等待斋的鹳鹤山与自己不在同一类。 (5)三绝:即“诗、书、画”。 (6)饿乡:饥肠辘辘之状态。 (7)艺事:艺术事业。 【赏析】 此诗是王士祯为恽寿平的小画像而作。全诗以议论为主,用典贴切,言简意深
【解析】 题画松,是写画中的松树,不是写人。“养源斋”即养源斋主人。“外交柯树”,指画松树的笔法。松树枝干挺拔,枝叶舒展,用笔要力透纸背,有筋骨。松树的根须盘结于石,所以松树的树干也往往用曲笔来表现,如杜甫的《古柏行》中就写到:“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这里的“外交柯树”是指画家在画松时注意运用曲笔、曲理来表现松的风骨,与杜甫诗中“孔明庙前有老柏”的意境相呼应。“不憩凉阴已两年”
心畬国花堂坐雨图为立之题即用其韵春天的梦境随着花朵飘散,不可追寻。二十年来,我几次来到禅林,凭吊先祖。 如果不是因为留有榱题在世,谁能够了解承平岁月的深沉? 注释: 1. 心畬:指诗人自己。 2. 国花堂:国花指的是牡丹,故牡丹又称国花。 3. 坐雨:指观赏牡丹花的情景。 4. 为立之题:指诗人为立之所写牡丹花诗作题诗。 5. 即用其韵:指诗人应立之的要求而作此诗。 6. 廿年几度
天津至胜芳舟中偶占 一路菰青间蓼红,渐收残暑付西风。 五年不作烟波梦,谁意家江落眼中! 注释:一路上,茭白的绿色和蓼花的红色交织在一起,渐渐收起夏日的酷热,让它被秋风吹走。我五年没有做过漂流的生活梦了,谁能想到,我的家乡的江河已经消失在我的眼前?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旅途景色的诗。首句“一路”二字,点出作者在旅途中,次句“菰(茭白)青”与“蓼(蓼花)红”,写出沿途的自然景色。第三四句写诗人自己
诗句释义与译文: 李次玉双辛夷楼填词图畏庐所绘为拔可题 庭花如雪人如玉,侧帽江南去不还。 凄绝阿兄风雪夜,人琴馀泪话闽山。 注释与赏析: 1. 李次玉双辛夷楼填词图畏庐所绘为拔可题 - 注释:李次玉(可能是指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作,画面以辛夷楼为背景,由畏庐所绘。“拔可”可能是画家的名字或作品名,此处未给出具体信息。 - 赏析: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注释:我自题画的松树,你见过它的柯叶吗? 经历风霜岁月至今日。 许多事情,都是醉后发生,苦将独树与连林比较。 赏析:此诗写诗人自题《松石图》时所抒发的感慨。前二句说自己虽看过松树,但不知它内心是何种心情。“孰”是“谁”的意思。“绵”字有延续之意。“不自今”指到现在。第三句说许多事都是醉后才发生的。末两句说许多事情都是在醉后发生的,这就像独自一棵树与成林的树木相比,结果往往是前者被毁,后者得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关键语句进行赏析。首先,“夹水荷香忽满船”意思是:荷花的香气在船上弥漫开来,令人陶醉;“宛然放艇液池年”意思是:仿佛是在池塘里放起了一只游艇。“地偏自合花开晚,只惜相逢欲暝天”意思是:地方偏僻自己开得晚,可惜相逢时天色已晚。“地偏”“欲暝”点出舟行之迟和时间之晚,而“花”则与上句的“香”相照应
题渡边晨亩画孔雀 北地南禽苦耐冬,故巢云海梦重重。 为君不惜倾金翠,芳景清歌讵易逢? 注释: 1. 题渡边:题写在渡边的墙上。 2. 晨亩:清晨的田地。 3. 苦耐冬:忍受着严寒。 4. 云海:云雾缭绕的海。 5. 重:重重、叠叠。 6. 倾金翠:把金丝和翡翠都倾倒了出来。 7. 芳景:美好的风景。 8. 讵(jù):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色,诗人在渡边晨亩画孔雀的场景中
冒巢民先生遗像为鹤亭题 清流眉目骚坛主,老作遗民及盛时。 在这句诗中,“清流”指的是清明的政治环境和纯洁的官场,象征着正直和清明的治理理念;“眉目”则暗示着诗人自身的风貌,可能指其独特的文采或风采;“骚坛主”表明其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是骚赋领域的领袖人物。整体上,这句诗赞美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质和崇高的地位。 礼塔青原观素逝,密之僧腊世谁知? 此句中的“礼塔青原”可能是指某种宗教或精神象征
汪君牧临金冬心画册 琴里散声诗逸品,稽留山色落吴门。 江南一种承平味,今日追思尽梦痕。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应该是汪君牧,他临摹了金冬心的画作,画中的琴声散去,留下了诗人的诗意与逸品。画面中的山色仿佛留在了吴门,即吴门一带。江南有一种平和的味道,而今日的追思,都化为了梦中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