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琛
文小坡冷红簃填词卷子三过吴门一面悭,眼中犹是旧朱颜。如何入画还相避?背坐拈毫对小鬟。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文小坡:陈宝琛号。 2. 冷红簃:作者的书房名。 3. 三过吴门:多次访问或经过吴地。 4. 一面悭(qiái):一次见面不易。 5. 旧朱颜:指昔日容颜未改。 6. 入画:指画作中描绘。 7. 相避:回避。 8. 背坐:背靠坐着。 9. 小鬟(huá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江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感慨。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含义以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桃李纷纷漫斗妍,曲江占断艳阳天。 谁怜老秃探花客,坐阅春光六十年。 2. 逐句解释: - “桃李纷纷漫斗妍”:描述了桃花与李花盛开的景象,用“纷纷”、“斗妍”展现了花朵竞相开放的美丽场面。 - “曲江占断艳阳天”
【注释】 宿雨成泥:宿雨未干。 乌云:乌云密布,遮天蔽日。 何意:怎么。 衰残:年老体衰。 天:指天空。 怜惜:同情爱护。 乞与晴漪一帆秋:把晴好的水面借给我,好让我乘风破浪,像在秋天的阳光下航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在津沽一带,偶遇一场大雨后,天气放晴时乘船游览,写下此诗。 “宿雨成泥未阻游”,起笔突兀不凡,直抒胸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大雨滂沱,雨停云散之后,却见碧空万里
【注释】 冒巢民先生:即明末文学家冒灦,字巢民,号鹤亭,安徽泾县人。年谱:指《巢民先生年谱》,是冒巢民生前所作,后由他的门人徐渭整理出版。厌兵:《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汉自光武中年以后,用兵日棘。”这里的“厌”是讨厌的意思。 【赏析】 诗写诗人对冒巢民先生的怀念。冒巢民是明末的文学家,他反对宦官当权和农民起义,在南京被害时曾作绝命词。冒巢民死后,其弟子徐渭整理遗文
注释: 皓质香肌总客尘,分明写照梦中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她肌肤如玉,香气扑鼻,但却被世人视为尘埃,仿佛只是梦中的影像。 将衰正盛何曾觉,肠断年年剩感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她的容颜已经衰老,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让人感到惊奇。同时,诗人也表达出对这位女子的深深思念,每年春天都会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通过描绘一幅画中女子的形象和气质
天津至胜芳舟中偶占 无月无灯坐一更,星光中带候虫声。 村居水宿吾都习,但祝年丰永息兵。 注释:天津(今属天津市):这里指诗人的故乡在天津。胜芳:地名,在今河北省。舟中:船上。偶得:偶然得到。 译文:没有月亮也没有灯光,坐在船舱里过了一个夜晚。星星点点,带着虫声。我习惯了农村的住宿条件,只是祝愿今年能够丰收。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偶得之作,表达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对战争的担忧
注释:梁文忠的崇陵种树,就像补天挥日一般,是手能闲适的事情;他头戴冠带,手持锄头,在水石间劳作。然而,他并没有见到成阴的树木就心满意足,而是长留了遗蜕(指树身),傍着桥山。 赏析:这首诗是咏赞梁文忠崇陵植树的功绩。梁文忠的崇陵,即北宋仁宗皇帝赵祯的陵墓,位于河南巩县。宋英宗时,神宗、哲宗先后病亡,哲宗于绍圣四年病死,英宗于元祐元年病死。当时朝廷大臣纷纷请求立碑纪功,而文臣独有王安石上言
【注释】 芍药:一种观赏花卉,花大而艳,常在春末夏初开放。 踯躅:一种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花白色,可入药。 丰台:唐代的苑囿名,位于长安城西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李子申所画的芍药、杜鹃花,并抒发诗人对故居的怀念之情。 首句“李子申画芍药杜鹃便面”,点明题旨。李子申是诗人的朋友,诗人曾为他画像。芍药、杜鹃都是名花,所以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便面”即肖像,也是指画。 颔联“曾是花王近侍花
我们来看题目“高宗为皇四子时致蔡文勤闾疾诗翰敬题”。这里提到了“高宗”和“皇四子”,指的是南宋的高宗皇帝赵构和他的第四个儿子。而“致蔡文勤闾疾诗翰敬题”则表明这首诗是写给蔡文勤的,蔡文勤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我们逐句分析: 1. 怀旧犹褒八载勤:“怀旧犹褒八载勤”中的“怀旧”可能指的是对过去的回忆或怀念,而“犹褒”则表示仍然给予肯定或赞扬
【注释】 海天阁外:指诗人的住所,在海天阁外。 闲吟遍:闲暇时吟诵诗文。 寤宿深:指深夜梦醒,久久不能入睡。 吾契尚留髯叟在:我与您共同的志趣还在。 与君相喻岁寒心:与您互相理解彼此的心意。岁寒心,比喻坚贞不渝的节操。 【赏析】 此首诗作于诗人居海天阁时的某月某日。前两句是写自己闲逸无事、清夜独坐的情景;后两句是说,虽然年华已逝,但志向犹存,希望和亲家共享岁月的宁静,共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