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赋
陈宗赋,字祚年,号篇竹,又号叔尧。 台北人。 二十七岁为台北府生员,后以同知衔任翰林院典簿。 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割让,西渡厦门。 曾一度回台,复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至福建,受林朝栋之托督办福建樟脑业务。 不久再度回台,于台北设置三复学堂,北台青年多从其学。 晚年受福州东瀛学校之聘,西渡福建,不幸以病卒于福建。 遗作经家人搜集,由其侄孙陈华堤于民国五十九年(1970)出版
寄陈培三王铭臣两茂才
一闻消息最堪怜,附骥风流醉数年。 只望探花推巨手,还思舞柳倚齐肩。 未成儒雅歌诗债,几费君家买笑钱。 倘得攀龙他日展,夺标归后续前缘
即景感怀构成七律录呈陈泮渔夫子
离乡去井景凄凉,鹭岛侨居暗自伤。 亲近九旬亏子职,家无一物贮奚囊。 首阳凭吊空流涕,伯道追维枉断肠。 但愿秋风消息好,扫平倭寇快归航
祚年,原名陈宗赋,清代诗人
陈宗赋,字祚年,号篇竹,又号叔尧。 台北人。 二十七岁为台北府生员,后以同知衔任翰林院典簿。 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割让,西渡厦门。 曾一度回台,复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至福建,受林朝栋之托督办福建樟脑业务。 不久再度回台,于台北设置三复学堂,北台青年多从其学。 晚年受福州东瀛学校之聘,西渡福建,不幸以病卒于福建。 遗作经家人搜集,由其侄孙陈华堤于民国五十九年(1970)出版
陈宗赋
陈宗赋,字祚年,号篇竹,又号叔尧。 台北人。 二十七岁为台北府生员,后以同知衔任翰林院典簿。 光绪二十一年(1895)台湾割让,西渡厦门。 曾一度回台,复于明治三十四年(1901)至福建,受林朝栋之托督办福建樟脑业务。 不久再度回台,于台北设置三复学堂,北台青年多从其学。 晚年受福州东瀛学校之聘,西渡福建,不幸以病卒于福建。 遗作经家人搜集,由其侄孙陈华堤于民国五十九年(1970)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