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疏影·张松溪泰初花影吹笙图 【注释】 烟痕:指月光下的影子。似雪:形容月光照在树叶上,如同白雪一样。瘦萤几点:形容树上的萤火虫,数量不多。飞上衣褶:形容树上的萤火虫,好像飞到人的衣褶上。料理银簧:整理乐器。银簧:指弦乐器上的金属簧片。坐对瑶天:坐在天上。黄昏韵事幽绝:形容黄昏时美妙的音乐,声音幽远,难以为外人所听见。凄清不耐离人听:形容音乐声中流露出的凄凉之情,让人忍不住想哭泣。怕剩梦、断时难接
【注释】 “苏幕遮”词牌,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雁过沙”、“定西番”、“翻香阁》、《暗尘中》等。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句,下片三句。前后阕分别以“客衣单”、“越”起韵。前两句,写天涯秋早之景。后两句,写黄昏虫声扰人之情。第三句,写思家乡书少之恨。第四句,写思乡情浓而灯残之悲。 【赏析】 《苏幕遮·怀旧》是北宋文学家、词人和书法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写词人独宿他乡
【注释】 无多旧雨:没有多少老朋友。旧友。 新雨:指张松溪,字子袁浦,号青城山人。北宋诗人。 灯寒酒醒:酒已喝尽,灯光也冷了。 瑶笙:美玉制成的笙,这里借指笙声。 怕冷了、西湖花影:害怕冷风吹落了西湖的荷花。 碎梦:如梦似幻的感觉。 鬓丝凉警:鬓发开始变白了。 六朝山:南朝时,杭州为吴越国和宋朝都曾建都,所以杭州一带有很多古迹,如六朝时的遗迹,故名。 【赏析】 这首词上阕写别情,下阕写送别
【注释】 喝火令:词牌名,又名“如梦令”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画带愁时影,诗藏别后笺。朱楼人去绿阴圆。剩有一双飞燕,占住旧秋千。玉梦谁招得,银河但渺然。模糊心事十年前。记得黄昏,记得藕花天。记得酒醒时候,罗幌月如烟。 【赏析】 《水龙吟·春愁》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之一。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篇以白描手法勾划出一幅空寂、落寞的春闺图;下阕写春愁之深。全词意境清幽
四犯翠连环薄暮泊孤山,登巢居阁,和吴子述承勋韵 梦熟鸥乡,酒醒鱼国,汀洲画桡斜倚。一路晚蝉凉自语,响碎柳阴三里。竹枝声乍起,夕阳红到销魂地。半天暝色,半湖云气,忽忽愁难寄。 注释:梦熟:梦见自己身处故乡的家乡;鸥乡:指故乡的家乡;酒醒:酒醒了;汀洲:水边平地;画桡:画有花纹的船桨;晚蝉:傍晚的蝉;凉自语:发出凄凉的鸣叫声;响碎:声音碎裂、破碎;柳阴:柳树成排的树木所形成的阴影;竹枝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第四、六句,下片第六、七句为必用韵。 湖楼:指在湖边建的楼房。 袅娜:柔美。 生小太痴憨:天生的性情过于愚笨。 手钏:手镯。铮摐:形容清脆悦耳的声音。 【赏析】 《卜算子·湖楼》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这首词写春日湖楼上的所见所感。全词以咏物起笔,点出楼中之景;接着描绘了楼中之人,表现了其天真、无邪的性格
诗句如下: 黛色暝含烟,水气昏连雾。三月曾无十日晴,雨里春来去。 译文: 天色渐渐暗下来,带着淡淡的烟雾,水汽模糊了周围的雾气。春天已经过了三个月,却很少有十天晴朗的日子,雨水中的春天就这样来临又离去。 注释: - 黛色:天空的颜色,通常指深蓝色。 - 暝含烟:天色渐暗,云雾缭绕。 - 水气:指空气中的水蒸气。 - 昏连雾:模糊地与雾相连。 - 三月:指季节或月份,这里特指春季。 -
【注释】 玉版:指佛经。 三生:佛教语,指前世、今生和来世。 禅榻茶烟证净盟:在禅房中品茶闻香,以净化心境。 妙香:佛家称熏烧的檀香。 零星:指散乱。 佛座闲花供一瓶:佛像旁摆放着鲜花,用以供奉。瓶,这里指花瓶。 灯火透檐青:夜深时,灯光透过屋檐映入室内。 五更:古代把夜间分为五更,一更一夜,五更即一夜五次。 残梦不曾留得住:梦中的景象无法留住。 疏灯:稀疏的灯光。几声:几次。 【赏析】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优雅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扫花游湖楼听曲 - 小楼霁雨: 描述天气放晴后的小楼,暗示着从连绵细雨到晴朗的转变。 - 看绿渐成阴: 看到周围的绿色植物渐渐变得阴暗,意味着春天即将过去。 - 矮帘如水: 用“如水”形容矮帘,增添了一份柔和与静谧之感。 - 送春去矣: 表达了对春天的告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由秋浦至屯溪山行杂诗》。 全诗如下: 危冈下千仞,势峭若趋重。 篮舆苦倒悬,前颈承后踵。 临崖步始转,倚壁肩更耸。 吾身在中央,宕扬挂枝蛹。 群峰叠巨浪,碧海莽莽涌。 揽远尽众观,出险有余恐。 须臾历夷坦,轻捷快推拥。 就下抑何易,怦怦使心竦。 诗句释义: 1. 危冈下千仞,势峭若趋重。 注释:陡峭的山岗下有千丈高的深渊,形势险峻如同急速上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