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达
注释: 清光澄余滓,皛皛川上平。 清澈的月光映照大地,照亮了河流上的平地。 好味止园葵,果菜始复生。 美味在于园中葵花和蔬菜,它们又开始生长。 且遂灌我园,不为好爵萦。 我要灌溉我的园子,不让美酒迷惑心志。 春兴岂自免,远我遗世情。 春天的兴起又怎能避免,远离世俗是我的意愿。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景色和抒发人生感慨的诗。诗人在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全诗语言简练
《日观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日观峰的壮丽景色。 星斗欲没天风高,天际莽莽驱银涛。 注释:星星和星星似乎要隐没在高高的天风中,天空辽阔,像银色的波浪翻滚。 赏析:开篇即以高远的视野描写了天地间浩渺无边的景象,给人以壮阔之感。 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注释:整个宇宙之间,只有一瞬间的时间,赤脚在沧海中踩过灵鳌。 赏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宇宙之宏大与时间的短暂
【注释】 笃:厚。 冥冥:阴暗的样子。 螫人:刺伤人。 盬(gǔ)其血:用盐腌渍,使之咸。 朋类:同类。 因粮:借食。枵腹(xiāo fù):空肚子。 戒:谨慎。首濡(rú):指酒味入口即化。 【译文】 白鸟在夏夜聚集在一起,昏暗的西北角有它们的身影。 毒刺扎破人的肌肤,同类发出声音相互呼应。 饱餐一顿不知足,贪心最终导致愚蠢。 守宫正饿得肚肠空空,因此借食以充饥肠。 所以古人饮酒时要慎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意象、典故、表达方式等进行鉴赏。 本题的关键词是“泠泠”、“皑皑”、“懭悢”等。“泠泠涧底泉,皑皑山上雪”两句写景,“泠泠”,水声;“皑皑”,白色,形容山上白雪。“懭悢大暮中,照见心不灭”,意为:黄昏时分,我依然怀着希望,心中的光芒不会熄灭。“懿彼有巢氏,志行慕芳洁”一句用典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注意从题材、构思、手法等角度分析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题干要求选出“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的选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1) 蒸气薄遥夜,高天星汉长。 蒸气薄:指蒸气笼罩着天空。这句是说,夜晚的天空被蒸气遮盖了,显得十分朦胧。 高天星汉长:指星星闪烁在高空中
【译文】 夕阳的余辉洒在层层山冈上,夕气交侵庭阴。 孤蝉在树间鸣叫,发出凄厉而哀婉的声调,三叹有遗音。 岂不负高洁之节操,常恐风露侵肌骨? 林薄满清听,对此发遐心。 戛然息群籁,空山深复深。 注释: 落日:夕阳。下层阜:山脚下。夕气交阴:傍晚的凉风。孤蝉:一只独自鸣叫的蝉。三叹:三次叹息。遗音:遗留的声音,指蝉的声音。岂:难道。负:辜负、违背。高洁:高尚纯洁。常恐:常常担心。林薄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首句“岧峣首阳山”,描述了首阳山的巍峨和高远。“抗志希黄虞”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志向和追求。“悲风响秋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悲伤的氛围。 第二句“愿托采薇歌”,表达了诗人希望以歌声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一奏清商弦”描绘了音乐的悠扬和动听。“灵修既浩荡,照察无良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第三句“厉此忠爱心
注释:今日天气很好,我举杯怀念那位幽居的人。桃李在堂前盛开,良苗也在生长新枝。因为离他很远,所以难以言笑。只能收拾衣襟闲谈,想到春天就兴高采烈。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共六句,每句七个字,四句一韵,首句起韵。诗人以景起兴,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幽居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句释义与译文】居人愁梦寒不续,唾壶红泪冻成玉。 陡觉罗浮起胸臆,柔肠耿耿贮寒绿。 濡毫和泪写春怨,一幅生绡灿华烛。 冰肌缟袂略可拟,独有酸心画不足。 昏灯缺月残夜风,一般可怜谁与同。 【注释】 居人:诗人自己或他人居住之人。愁梦寒:形容居人的忧愁如寒风般无法延续。唾壶:古代的一种盛酒器,也指酒。红泪:眼泪呈红色,因寒冷凝结而成。冻成玉:形容泪珠晶莹剔透,如同美玉。 陡觉罗浮起胸臆
圆荷散发朱华,杂佩风泠泠。 圆荷散发朱华,指荷叶上露珠晶莹发亮。杂佩风泠泠,指佩饰发出清冷的声音。 散发出林下,微凉生广庭。 散发,散开荷叶上的露珠。林下,树林下的空地。广庭,宽敞的庭院。 披襟延夕爽,萋然怀袖馨。 披襟,敞开衣襟。延夕爽,延长傍晚的凉爽。萋然,香气四溢的样子。怀袖馨,怀念衣袖中散发出来的香气。 抚兹念远人,仰看参辰星。 抚兹,抚摸这。远人,远方的人。参辰星,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