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描绘了一幅书画的画卷。 我们来看第一句“巢大司寇寄斋斋中畅观书画”,这里提到了“巢大司寇”,即杨慎(号东明),他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在南京任职期间,曾租住在一个叫做“斋斋”的地方。这个“斋斋”是一个书画工作室,杨慎在那里畅游书画世界,观赏各种精美的书画作品。 第二句“天风吹襟谒华屋,拍面清悬旧山竹”,描述了杨慎在参观书画展览时的感受
诗句解读 1 群峰峙日脚,似云不似山。:这句描述山峰的形状和颜色,仿佛云朵一般飘渺,但又不像普通的云朵,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2. 西风吹不变,始知山意闲。:描述了秋风的吹拂下,山峰依然稳固不变,从而让人感受到山峰的宁静与闲适。 3. 灵异召真喜,如逢故人欢。: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事件或景象吸引了真正的喜悦,让人感到像遇到了老朋友一样的快乐。 4. 骋目代登足,浮云偕往还。
巢大司寇寄斋斋中畅观书画 看多不觉眸子酸,放眼孤帆逐归鹜。 赏心浮我三大杯,置身蓬岛烟云族。 吁嗟陈子与项子,余愿从游躐双足。 【注释】: 巢大司寇:指唐代文学家李涉,字不详,一说名不详,字不详,号天容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元和年间进士,曾任司农寺主簿。后隐居于苏州沧浪亭。 寄斋:即“寄庵”,是李涉的别号,寓居苏州沧浪亭时所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寄斋中观赏书画而写的
这首诗是赠给顾大宗伯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顾大宗伯的赞赏和敬佩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回瞩后来人,阴森罗玉立。 回视后人,如同阴森的玉石矗立在那里。 经为家渊源,材为国储积。 家族的传承如同经典,国家的储备如同人才。 睥睨凌千秋,啸歌畅一室。 目光高远,啸声嘹亮,畅饮于一室之中。 未肯老投安,篝灯著周易。 不肯安于现状,点亮篝火研究《周易》。 羌彼群竖儒,鳞集裈中虱。 那些群儒
诗句释义:皇英庙前有万竿翠绿的竹子,它们在寒空里拂过云日。旧游之地已不复梦回,只见断苇衰蓬向人立。东国西曹来使君,手执如椽巨笔,挥洒自如风泠泠。与可仲圭尽皆退避,近今此道谁为能伦?醉中往往恣挥洒,墨雨空飞散夭冶。但觉毫端役鬼神,安知门外罗车马。蒙君一纸持相赠,绝域如通故乡信。谡谡声从耳畔流,阴阴翠向眉间映。七泽云开环佩孤,三湘月落风涛振。素壁高粘凤欲来,眼前俗客乌能近。安得一纸复百纸
这首诗是甲申元夕巢大司寇寄斋可托以柏叶露和梅花酒饮松涛阁下同人分赋得操字的诗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 阗阗震华毂,的啼兰膏。 - 皎皎被九陌,攘攘奔四郊。 - 眷此嘉会夜,逸兴相争高。 - 命俦履杰阁,旷野揽清霄。 - 停岚冠丹巘,凯风孕荣条。 - 疏柳荡远媚,驰情如相招。 - 遐瞩白云举,延伫膺摇摇。 - 惆怅蹴茵席,鼎铛沸寒涛。 - 觞政互雅谑,裒益争厘毫。 - 梅花忆缱绻,海岳何迢遥。 -
诗句解读: 1. 山若不出云:这句话描述的是山的形状仿佛是隐藏在云层中的,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2. 林峦少生趣:这里的“林峦”指的是山林和山峦,而“少生趣”则意味着这些自然景观缺乏生机或乐趣。 3. 所以真宰心:这里的“真宰”指的是自然界的主宰者或创造者,它引导着山的形态,使其与云相互映衬。 4. 常令云来去:这句话表达了自然界的循环和变化,云总是在山的上方移动,仿佛是在山上指挥。 5.
【注释】 携:带;高赴:前往;邻家:指邻居;具:准备;鸡黍:指丰盛的饭食和酒宴;花开:春暖花开时;招:邀请。 生娇:撒娇。 清约:幽静的约会。 盘撮:盛满食物的盘子。 犬猫:狗和猫。 酒政:酒税。 昏朝:傍晚。 日入:太阳落山。 挈:携带。 期再邀:约定再来。 树影乱归路,海月悬东皋:树影摇曳在归途,海面上的月亮挂在东边的小山丘上。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与邻家的交往、宴饮
这首诗是张建侯进士的自画像,描述了他在官场上的得意和得意之后的心情。 君拂千里尘,我破十年想。 清尊侣兰膏,欢呼振林莽。 老屋闭寒阴,言欢倏温朗。 爰以岩廊姿,驰情烟波党。 湘管招群灵,襟期构幽爽。 置君丘壑中,冥心观万象。 凛然松风来,飞泉答灵响。 眉端紫气开,欣欣有馀赏。 嬿婉艰久羁,驾言迈西往。 冰碛启朝昏,鞭风振嵣㟿。 惓惓别离情,华发应增长。 注释:你拂过千里尘埃
赠顾大宗伯 岱宗何巍巍,攀云尚可即。 沧海何茫茫,乘波尚可适。 卓哉鸿儒姿,高深莫可识。 畴昔瞻其光,春风净云日。 剑履玉阶晨,天香曳瑶碧。 众星拱北辰,三台副烜赫。 九垓播休徵,一代大宗伯。 溯忆搴旗时,晴光乱矛戟。 叱咤风雷兴,运用鬼神役。 甘露靖蛮烟,真为万人敌。 功成报至尊,卷甲归故宅。 大哉不言武,收雄握巨笔。 入理赜易明,阐义该且实。 百氏穷冥搜,两间殚组织。 立言尽奇变,亦如破城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