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具鸡黍,花开蒙见招。
幼子欲随往,向母生痴娇。
携之赴清约,置座高父曹。
盘撮就饱饫,嬉戏随犬猫。
桑麻入酒政,欢言延昏朝。
日入挈儿别,枣栗期再邀。
树影乱归路,海月悬东皋。
【注释】
携:带;高赴:前往;邻家:指邻居;具:准备;鸡黍:指丰盛的饭食和酒宴;花开:春暖花开时;招:邀请。
生娇:撒娇。
清约:幽静的约会。
盘撮:盛满食物的盘子。
犬猫:狗和猫。
酒政:酒税。
昏朝:傍晚。
日入:太阳落山。
挈:携带。
期再邀:约定再来。
树影乱归路,海月悬东皋:树影摇曳在归途,海面上的月亮挂在东边的小山丘上。
【赏析】
这首七绝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与邻家的交往、宴饮、游玩,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图。首句“携幼子高赴邻约”点明此行的目的——与邻家的孩子相聚,为下句“邻家具鸡黍,花开蒙见招”做铺垫。接着,诗人描述了宴饮的情景:“幼子欲随往,向母生痴娇”,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然后,诗又写到游玩的情景,“携之赴清约,置座高父曹”,“清约”、“父曹”都是泛指宴席,可见宴饮之热烈、欢快。
“盘撮就饱饫,嬉戏随犬猫”两句,则进一步写出宴饮时的欢乐场面:盘中的食物被孩子们吃得干干净净,他们或追逐嬉戏,或逗弄宠物,乐不可支。这些诗句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宴饮、玩耍的情景,更表现出作者对这宁静、温馨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两句,“桑麻入酒政,欢言延昏朝”,则将宴会推向了高潮:饮酒赋诗成为宴席中的一大乐趣;而随着天色渐晚,诗人又邀请邻家共赏月色,其情其景令人神往。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充分体现了唐代田园诗的特色。全诗通过描述与邻家孩子的交往、宴饮、游玩等场景,展示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生活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