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郭高秋迥,遥遥接混茫。
一轮升碧海,万里共清光。
古道人烟静,空天雁影长。
行歌潇洒里,芳草露瀼瀼。
大堤踏月
西郭高秋迥,遥遥接混茫。 西郊的秋天格外清远,远远地与茫茫的混茫相接。
一轮升碧海,万里共清光。 一轮明月升起在碧蓝色的大海之上,照亮了千里的大地。
古道人烟静,空天雁影长。 古老的小路人烟稀少,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影迹悠长。
行歌潇洒里,芳草露瀼瀼。 行走在空旷的地方,歌声飘逸洒脱,满地的青草沾满了露珠。
注释:
- 西郭:指西边的城郭或郊外。
- 秋迥:秋天的景色特别遥远、清远。
- 混茫:模糊而混沌不清的样子。
- 碧海:形容月光如海般明亮。
- 清光:明亮的月光。
- 古道:指古老、荒凉的道路。
- 人烟静:人烟稀少,没有热闹的景象。
- 空天:指天空中的空旷之处。
- 雁影长:大雁飞翔时留下的长影子。
- 行歌:边走边唱歌的动作。
- 潇洒:形容态度悠闲自在,不受拘束。
- 露瀼瀼:露水沾湿了草木,显得湿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行走体验,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西郭高秋迥”,开篇就点明了地点是西郊,秋天的氛围也随之弥漫开来。接着,“一轮升碧海,万里共清光”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和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古道人烟静,空天雁影长。”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古老道路上的人烟稀少,天空中大雁的飞翔留下长长的影子。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的画面感,也使整首诗的气氛更加幽静。
最后两句“行歌潇洒里,芳草露瀼瀼。”以行歌和露水为结尾,既表达了诗人自由自在的态度,也增添了一丝诗意和美感。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地传达出了秋天夜晚的宁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