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琏
【注释】: 清平乐 春恨 啼莺弄巧。百啭知音少。雨雨风风深院悄。又是清明过了。 任它绿遍红稠。都成柳怨花愁。孤负年年春色,珠帘莫上银钩。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闺情之作。上阕描写了春天里的景色,通过“百啭”一词的运用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人深深的思念,同时以“又过清明”点明了时间,突出了作者心中的无奈和悲伤之情。下阕则描绘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感受,她感叹自己辜负了美好的春光
江南好,红粉斗轻盈。 覆额香云簪抹丽,泥金小扇写回文。 宫样碧纱裙。 注释:江南是个好地方,美女们个个都那么轻盈美丽。她们头上插着的花朵状的发簪色彩缤纷,非常艳丽,就像云朵一般;她们手持的泥金小扇上还写着美丽的回文诗。她们穿着的裙子是宫样图案,即古代宫廷女子所穿的裙子,颜色是碧绿色的,非常漂亮。 赏析:本诗描写了江南女子的美貌和服饰,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女性的美丽。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注释】江南好:指江南风光美好。烟雨暗春山:形容春天的江南,细雨蒙蒙、云雾缭绕,笼罩着青山。 市上:指城市里。樱桃红带露:樱桃花在微雨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鲜艳娇美。 开园软笋绿堆盘:嫩绿的竹笋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出地面,堆积成盘。 柳拂画阑干:柳条轻拂着画有图案的栏杆。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江南的美景:春雨中,细雨笼罩着青山,使得春色更加浓郁;城市中,樱桃花带着露珠,显得格外娇艳美丽;田野中
【注释】 江南好,清景在谁家:江南景色多么美好,它美在哪里呢? 待月高楼横短笛,藏秋老圃种黄花:等到月明之夜,登上高楼吹奏短笛,在秋收后的老园里种植着黄色的菊花。 风起雁行斜:秋风起的时候,一群大雁排成斜线飞过天空。 【译文】 江南风光多么美丽,它美在哪里呢? 等到月圆之夜,我登上高楼吹起了短笛,在秋天收获后的老园里种植了黄色的菊花。 秋风起的时候,一排排大雁斜斜地飞过天空。 【赏析】
注释:江南的风景很好,牛背上有人唱着斜晖。 红叶的村中稻谷丰收,平湖中的鱼因为秋天而变肥。 夜晚灯火闪烁的船只归家。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丰饶物产,展现了江南地区的富饶和美丽。其中,“牛背唱斜晖”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而“红叶村深香稻秀,平湖秋老鲤鱼肥”则生动地展示了江南的水乡特色和丰收景象。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译文】 为亲负米,恨庭闱少隔,晨昏萧索。抱膝旅窗灯火夜,荻影机声如昨。孺慕情深,倚闾望切,清泪天涯落。生成存孝,渊源应本诗学。 归时戏舞辨衣,家常茶水,婉转天伦乐。他日板舆花里奉,百岁筵开高阁。华发欢增,霞觞笑对,老健同秋鹤。奚囊献出,珠玑颗颗交错。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 邵蓉江先生:指邵蓉江的诗集。 为亲负米:因父母年迈体弱,需人侍奉而背米。 恨庭闱少隔:埋怨自己不能常回家看望双亲。
【注释】: 沁园春·富家女嫁归海上风景之苦,闻而感赋:词牌名。沁园春,词调名。富家女嫁,指词人的妻子远嫁海岛,远离家园,生活艰苦。海上风景:指词人妻子远居海岛的生活环境。万顷平坡(wànjǐn píngpō),形容广阔的平原。几处荒场(jīchùhuāngchǎng),指荒凉的土地。海上人家,指海岛上的人家。漫阶白草(màn jiē báicǎo),满地都是野草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题吴中女史自度腔,书任心斋先生箫谱后 曲谱吴腔,情传紫竹,知谁巧语莺偷。是佳人名士,雅擅风流。赢得青衫红粉,都拼作、一片清讴。应有个、云间弄玉,跨凤来游。 注释: 1. 曲谱吴腔:指这首曲子的曲调源自于吴地(今江苏一带)的方言和风俗。 2. 情传紫竹:意指这首曲子的情感深深地传达在紫色的竹子上。 3. 知谁巧语莺偷:意为不知是谁用巧妙的语言把这首曲子从莺鸟那里偷走。 4.
【解析】 此首诗为题画诗。诗人在邵蓉江的诗集上作一首词,赞美他的诗才、人品及学问。前两句写其诗风,后三句赞颂其为人。 “萧疏风雅”四句:诗人赞赏邵蓉江的诗风是高雅清新的。“萧疏”二字形容其诗的风格。“意气能超千载上”一句,称赞他志向高远,有超越千年的气概。“往哲依依心目”五句,说邵先生学识渊博、品德高洁,令人景仰。“花管频挥”“赏音人少”二句,赞美邵先生的诗才华横溢,独树一帜。“布衣不朽”二句
长相思·秋词 日如梭。月如梭。但觉流光镜里过。渐看双鬓皤。 愁也磨。病也磨。凉夜西风吹薜萝。模糊秋梦多。 注释: - 日如梭,月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就像织布时梭子来回移动一样。 - 但觉:只是觉得;只觉得。 - 流光:指流逝的时间、光阴。镜里过:镜子里一闪而过,比喻时光飞逝。 - 渐看:渐渐地看到。 - 皤:白首,指头发变白了。 - 愁也磨,病也磨:意思是说忧愁和病痛也在消磨着人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