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注释】 山居云巢:居住在山上,像鸟巢一样栖息在云端上。 朝见云飞檐:早晨看见云雾缭绕着屋檐。 暮见云生础:傍晚看见云雾笼罩着屋顶。 客至觅云巢:客人到来了要寻找云中之巢。 云深在何许:云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 第一句“朝见云飞檐,暮见云生础。”描写了清晨和傍晚时云雾缭绕的景象。清晨时分,云雾缭绕在屋檐之上,宛如仙境一般;而到了傍晚时分
【注释】 绣谷亭:在黄冈县西山。属:属于。相错宛如绣:形容山峦起伏,交错重叠,就像锦绣一般。倚杖:依靠着手杖。幽亭:偏僻而幽静的亭子。归鸿没烟岫(xiǔ):大雁飞回时消失在烟雾缭绕的山峰之间。岫:山峰。 【赏析】 此诗首句写山之高峻,次句写山色秀美,末句写景致空阔、辽远。全诗语言清新,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西山属黄冈,相错宛如绣”两句是说,这西山属于黄冈,相互交错,犹如精美的绣品
山居通幽径 跻攀通幽径,郁密森松竹。 云雪正埋山,深林閟寒绿。 注释:攀登着幽深的山径,郁郁苍苍的松竹掩映在周围。 云朵和雪花正在覆盖这座山峰,深深的树林里充满着寒冷的绿意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 山居胜林堂 - 注释:在山中居住,胜过在城市中的豪华府邸。 - 赏析: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 - 超然出稠林 - 注释:超然地走出密集的树林。 -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愿意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
【注释】 山居谷口堂:指隐居的山居和谷口的道观。子真:指陶渊明,字元亮,晋末至刘宋时诗人,曾作《归去来辞》,自述其归隐田园的志愿。岩石耕:指隐居于石上的耕田之事。北山翁:指东晋著名隐士许由,相传尧让天下,许由不愿,隐居于箕山上,尧闻之,命人以“斧斤”代“封禅”,以示不臣之意。销声寄禅寂:指隐居深山中,不问世事。禅寂:佛教语,指修行者心无外物、心清神静的境界。 【赏析】 此诗是作者隐居后所作
诗句释义与译文 这首诗是作者向太师表达对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下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1. 碧海昆仑接绛台,故应春至自花开。 - 碧海昆仑:这可能象征着深邃、广阔和高远的境界。 - 绛台:通常指华丽的建筑或宫殿。此处可能是象征某种崇高的地位或成就。 - 所以: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基于前述背景的推论或结论。 - 故应:按照逻辑关系,这里的“应”表示符合、适应的意思。 - 春至自花开
【释义】: 山居定林 在何处定着林,钟山的山脚窈窕地隐没。 莫非是夸娥氏的民,遗留给我挡着岩谷。 【赏析】: 《山居定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林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定林在何许”,诗人以设问的手法开篇,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思考。这里“何许”二字,既指地点,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时空交织的感觉。同时,“何许”也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展现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注释: 千山秀丽,山峰回环,灵泉从石洞中流出。 清甜甘美却只能静待欣赏,无法用口漱洗。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间景色的诗。前两句写山之秀美,后两句写泉水之甘美。全诗以“山居竞秀泉”为题,通过描绘千山秀美、泉水清澈甘甜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注释】 叠翠:层层绿竹。幽谷:幽深之谷。清池:清澈的水池。钟:聚集。一壑:山涧。云:水汽。利泽:恩惠。 【赏析】 即普润池,位于今四川彭州城东。诗人在池边山中筑屋而居,故称山居。普润池为普润寺的泉水所聚而成。诗中“清池”句写景,描绘了池畔绿竹环绕、泉声潺潺、水气弥漫的优美景色,给人以宁静之感。“利泽”两句,写池水滋润了山涧的林木,使山林生机勃勃,又通过“安知”二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注释】 盘谷:山谷。 重重翠联锦 ,一掩一回处。 三径踏烟霞,披榛自来去。 ——层层翠绿连着锦绣,一进就看不见;三条小路踩在烟雾和阳光中,拨开荆棘自己走来走去。 【赏析】 此诗描绘了盘谷山居的幽静之美,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