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俱
【注释】 叠翠:层层绿竹。幽谷:幽深之谷。清池:清澈的水池。钟:聚集。一壑:山涧。云:水汽。利泽:恩惠。 【赏析】 即普润池,位于今四川彭州城东。诗人在池边山中筑屋而居,故称山居。普润池为普润寺的泉水所聚而成。诗中“清池”句写景,描绘了池畔绿竹环绕、泉声潺潺、水气弥漫的优美景色,给人以宁静之感。“利泽”两句,写池水滋润了山涧的林木,使山林生机勃勃,又通过“安知”二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山居寂照堂 古镜悬大虚,摩尼珠五色。 纷纷百草头,寂照照常寂。 注释: 1. 古镜:镜子是古代的用品,这里指的是镜子。悬:挂在。 2. 大虚:宇宙。 3. 摩尼珠:即摩尼宝珠,佛教中的一种宝物,五色:指红、黄、青、白、黑五种颜色。 4. 百草:指各种草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前两句写镜子悬挂在大虚空之中,摩尼宝珠五光十色,映照出一片光明。后两句写百草繁茂
【注释】 盘谷:山谷。 重重翠联锦 ,一掩一回处。 三径踏烟霞,披榛自来去。 ——层层翠绿连着锦绣,一进就看不见;三条小路踩在烟雾和阳光中,拨开荆棘自己走来走去。 【赏析】 此诗描绘了盘谷山居的幽静之美,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解析】 此诗是和试进士之作,“易简”,为唐代名相张九龄的字。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号曲江,今广东人。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与赵嘏同辈。他曾任中书令,故称张中令。《新唐书·文艺传上》记载:“张九龄文思奇伟,多于古风,其乐府清丽,尤善五言。”他的诗歌题材多样,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朗,语言流畅。 【答案】 译文: 金闺里静悄悄的月色生光,玉宇中微风吹动晓露晶莹透明
常州会三从官(注:此诗当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当时诗人为常州知州,时年42岁) 诗书礼乐旧将军,献纳论思两侍臣。 暂比挥金同宴衎,即看鸣玉侍严宸。 风流珠璧挥班著,名节冰霜耸缙绅。 好与兰陵传盛事,德星应复聚江滨。 注释: 1. 诗书礼乐旧将军:指自己过去在官场上的身份和地位。 2. 献纳论思两侍臣:这里指自己在朝廷中担任的官职,负责向皇帝进献诗文并参与讨论国家大事。 3. 暂比挥金同宴衎
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 莫把蓍龟更问天,向来心事已萧然。 尘中惝恍常如失,梦里呻吟半不眠。 三径松筠终问舍,五湖烟水不须钱。 艾耆相去能多少,早拟悬车十五年。 译文: 不要将命运的占卜结果再询问于天地,因为我心中早已感到空虚和失落。在尘世纷扰中我常常感到迷茫与困惑,仿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梦中呻吟让人难以安睡,表明心中满是忧虑与烦恼。我在三条田间小路上寻找心灵的寄托
这首诗是和何文缜礼部的《种竹诗》而作,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筠节宁当混草莱,寸根中有拂云材。 注释:筠节,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宁当,宁愿。混草莱,指世俗之地。寸根,比喻微小之处。拂云材,形容竹子的高洁品质,像云一样飘渺。 赏析:诗人用“筠节”来赞美友人的高洁品质,认为他的品格比世间的草芥还要高尚,即使生长在泥土中也毫不逊色。同时
诗句如下: 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 试进士 十上宁嗟老此生,长年终得似河清。 良金熟练精英在,古剑磨光星斗明。 伏枥向来犹壮志,据鞍他日想腾声。 当时谁出菑川右,充选何劳固请更。 译文 1. 十次科举考试,我都不放弃,直到最终成功才感叹自己老了。经过漫长岁月的磨砺和努力,我的才智终于得以展现,犹如黄河的清流一般纯净明亮。 2. 我的才能如同精金般锋利,锐利到足以切割掉所有障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和王给事易简殿试举人五首诗组中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万里烟霄羽翼生,肉飞安用漱华清。 - 注释:万里,比喻宽广的天地或远方的国度。烟霄,天空。羽翼,比喻才华或能力。生,这里指的是成长、发展。肉飞,比喻才能被埋没或不被重视。华清,指皇家的宴会场所。这里用来形容才子们在宴会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时,却无人赏识。 - 赏析
注释: 山居妙高堂:在山上建了一座精巧的高楼。 君知妙高堂:你知道那座精巧的高楼吗? 何异妙峰境:和妙高峰上的风景有什么不同? 向来妙高人:以前来过妙高峰的人,还像今天这样多吗? 宛在妙峰顶:仿佛还在妙高峰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