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
注释: 杏圃仙游远,桃源往事亏。 名高孝妇传,词掞外孙碑。 孟鼎方知贵,莱衣不复嬉。 生男有如此,天道岂无知。 赏析: 这首诗是对刘公实夫人董氏的挽诗,其中包含了深深的哀悼和对逝者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杏圃仙游远”,描绘了逝者的离世之地——杏圃,以及她仙游离去的遥远距离。杏圃,即杏园,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此为题作诗,寓意着美好、清雅。 第二句“桃源往事亏”,暗示了逝者生前的生活与经历。桃源
注释: -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这首诗是写给即将赴任的张子仪写的。 - 自古双溪山水乡:自古以来,东阳就是著名的山水之乡。 - 风流仍继沈东阳:东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传承至今。 - 禁庭久曳尚书履:尚书在宫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 辅郡方怀太守章:张子仪将在地方上治理好,为百姓造福。 - 再世甘棠留勿剪:比喻张子仪将像甘棠一样,成为百姓心中的楷模,永垂不朽。 - 百年乔木郁相望:百年之后
【注释】乾坤:宇宙,指天地间。龙凤:传说中吉祥之鸟。排檐:房檐上排列的瓦。着树:落在树上。狼籍:乱七八糟地扔弃。 【赏析】此诗描写雪景,首联写天降大雪,把天地装点得洁白无瑕。颔联以宓妃、姑射比雪,赞美雪的美丽。颈联用拟人手法写雪花落满屋檐,落满了树枝。尾联说雪是大自然的宝贝,不可能被人们抛弃,所以落到地上就狼藉了。全诗写景清新自然,语言朴素生动
【解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母的挽诗。首联写董氏夫人在朝廷里的地位,以及她对母亲的尊敬和爱护;颔联写自己眼巴巴看着母亲寿终正寝,膝下拥着重孙,心中充满哀荣之情;颈联写自己的寿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母亲的功德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间,三生三世才能修得这门妙法;尾联写母亲的功德已经达到了极致,全福更加难以言说。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亡母的怀念之情和对亡母功德的赞美。 【答案】 ①列寺名卿重:指董氏夫人身居高官显爵
这首诗是赵从善为他的已故母亲吉国夫人刘氏写的挽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钟英推后族,择配得王孙。 - “钟英”通常指的是才华出众的女性,在这里可能是指吉国的夫人刘氏本人。“推后族”表明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很高。“择配得王孙”说明她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配偶,也就是她的丈夫。 2. 两大夫仍贵,三从母益尊。 - “两大夫”可能指的是吉国的夫人刘氏的两个儿子,他们都是大夫(高级官职)
【注释】 早擅云间誉:很早便在云间享有盛誉。 唯公伯仲贤:只有你(沈朝议)的才智才能与之相比。伯仲,泛指兄弟。伯仲贤,即贤能可比。 谏篇馀祖烈:你写的谏文为后人所推崇。馀,通“余”。谏篇,即《谏太宗十思疏》。祖烈,指先人的功业。 经学自家传:你的《易》《书》(注:《尚书》今称《书经》,《易》今称《周易》)等经籍,是你自己的传授。 出处无馀恨:出仕或退隐都没有遗憾。出处,出仕和隐居,这里指进退出处
【注释】 庐陵府君:即庐陵太守,唐末宰相韦庄任庐陵太守时曾作《庐陵歌》十首。葛公:指庐陵太守葛章,字元礼,号清河先生,唐末宰相韦庄的朋友。 耆旧:年老的故旧。少:年少。明时:贤明的时代。岂:难道。一麾:一柄指挥用的旗子(古代军权的象征),引申为官职。聊:姑且,暂且。径:通“胫”,小路,这里用作动词,走的意思。三径:泛指隐居生活。黄粱梦:指晋人吕岩梦入邯郸,买酒家食,见一仙人授仙药
【诗句释义】 八座太夫人,是指韩愈的母亲,韩氏是楚国的贵族。疏封大国秦:韩氏家族在秦国有封土。酂侯仍有子:指韩愈的儿子名宗,被封为酂侯。陶母不忧贫:陶母指春秋时齐国的寡妇颜文姜,她以节俭为荣,不因丈夫的贫穷而忧虑。四纪恩光渥:指韩愈母亲在世时,韩愈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关怀。三朝锡赉频:意指韩愈母亲一生多次得到皇帝的赏赐。哀荣极终始,当代更谁伦:意指韩愈母亲一生受尽尊敬,没有比得上她的了。 【译文】
【注释】: 沈朝议 之渊挽诗 其二: 仕至二千石,年馀七十秋。 长生应有诀,勇退复何求。 耆旧凋零尽,功名取次休。 莫陪蒿里饯,东望陇云愁。 译文: 我到任时已是二千石的官职,年过七十才做官。 长生应该有诀别的话,何必还要勇往直前呢? 年老体衰的老朋友都一个一个地离去了,功名富贵也不过是暂时的事。 不要在人死之后为死者送行,东边望着陇上的云彩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沈朝议
注释: 齐子馀母太夫人王氏挽诗 其二向日小宗伯,每天侍奉太夫人。 地占梁溪胜,风流岘首春。 版舆随处乐,彩服逐时新。 欻断萱堂梦,居然迹已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齐子馀母太夫人王氏所写的挽歌中的第二首。全诗以“向来”开头,描绘了太夫人生前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接着描述了太夫人的风采和才华;然后表达了对太夫人去世的悲痛之情;最后祝愿太夫人在天之灵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