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杰阁峥嵘枕古城:形容滕王阁壮丽,位于古城之上,峥嵘指的是高耸的样子。 2. 公馀扶病一登临:在公务之余,带着病体登上这座阁楼。 3. 西山拄笏增诗兴:在西山的山脚下拿着手杖,增加了创作诗歌的灵感和兴致。 4. 南浦飞帆动客心:在南面的江边,看着帆船飞驰,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 白鸟去边迎落日:夕阳映照着白鸟离开的地方,景色美丽。 6. 青林断处认遥岑
南昌大阅 自昔洪都地望雄,剑光直与斗牛通。 角声悲壮秋风里,旗影横斜晚照中。 帘幕万家观小队,弓刀千骑拥元戎。 此身虽老心犹壮,自笑凭鞍矍铄翁。 注释: 1. 南昌大阅:在南昌举行的军事检阅。 2. 自昔洪都地望雄:自古以来,南昌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 3. 剑光直与斗牛通:比喻军队的剑锋直指天空和大地,威武雄壮。 4. 角声悲壮秋风里:角声响起,秋天的风吹在脸上,声音显得格外悲壮。 5.
【注释】 鄱阳湖:古名彭蠡,在今江西境内。 谢:辞谢。 不世情:非凡人情。 逐客:指被贬官之人。 一帆风力如飞疾:船帆上迎着顺风,像飞一样快。 万里湖光似掌平:湖水辽阔,好像手心里的水一样平。 仗忠信:依靠忠诚和诚信。 格神明:感动神灵。 宦路:官场。风波恶:比喻宦途险恶。 惊:害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遇赦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感激、怀念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感慨。
十月十六日,从南昌出发;下半月,经过建康,顺风航行。每天船行二百里,船工说从来没有这样快的。 钟陵(江西南昌)到金陵(南京),只用一天时间就到了。轻快的船只,何须半月行程呢! 千里的快船冲过雪浪,一天的寒日弄晴霜晴。 天公有意相照念,长江后安流自不惊。 料想回到家的时候,买羊沽酒互相迎送。 【注释】 十月十六日:农历十月十六日。 南昌:今属江西,古为洪州,唐时为都督府,北宋初年升为江州
【注释】 至日:指农历正月初七。 作诗拟学江西派:指作者想学习江西诗派的作风。 海上方:即海上仙境,指求医或求仙的地方。 只影:孤零身影,指孤独无依的形象。 儿女三人各一方:意思是家中三个孩子,分别在天南地北,不能团聚在一起。 【译文】 自笑痴儿得许忙,闭门便觉日舒长。 作诗拟学江西派,起疾多求海上方。 老去光阴空叹息,病逢时节转凄凉。 可怜只影无聊赖,儿女三人各一方。 【赏析】
诗句解读: 1. "老去重阳又再临,等闲驹隙度光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老去"说明诗人年纪渐长,而"重阳"则指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这里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流逝的无奈。"等闲驹隙度光阴"意味着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常常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仔细想想,其实每一天都是宝贵的。 2. "虚名何苦劳方寸,直道焉能枉尺寻":这句话表达了对名利的看法。"虚名"指的是名声或名誉
丁未立春日读白乐天浩歌行不觉身年四十七之句时方悼亡有感而作 不觉身年四十七,此身虽在鬓如霜。 平生意气空摧索,老去功名付渺茫。 愁里不知佳节至,尊前那复少年狂。 梅花纸帐焚香坐,感旧伤怀泪两行。 注释: 丁未:指农历丁年的二月十五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此时万物开始复苏,大地回春。 白乐天: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浩歌行:即《浩歌行》,一首长篇乐府诗
芍药 芍药自古维扬草,露红烟紫不胜娇。 郑风已久名溱洧,洛品犹堪压魏姚。 痛饮莫辞金凿落,清标偏爱玉逍遥。 楚狂小子嗟多病,坐对珍丛不自聊。 注释: - 芍药:古代著名的花卉之一,以其艳丽的花朵和香气而闻名。 - 自古维扬草:指芍药在古代中国南方(如江苏、浙江一带)生长繁茂。 - 露红烟紫不胜娇:形容芍药花瓣上的露珠和烟雾般的紫色花序显得娇艳欲滴。 - 郑风已久名溱洧:指郑国的风俗习惯与溱水
五岭何烦汉节临,暂来南国种棠阴。 注释:为什么要让汉朝的使节来到这五岭之地呢?只是暂时来到南方,种植一些棠树作为阴凉。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派遣使者前来巡视的不满,他认为这样的行动没有必要,因为五岭地区并不需要外来的干预。他在这里用“五岭”暗指朝廷中的小人。 诗亲老杜真无敌,迹访涪翁尚可寻。 注释:杜甫的诗才真是无人能敌,即使已经去世也让人难以忘怀,我还想寻找他的足迹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聚会的感慨和期待。 我们来看第一句“再用前韵”,意思是说这首诗是按照之前的一个诗韵创作的。然后第二句“当代名流共一临,胜游应不减山阴”表达了与当代名人一起相聚的场景,并暗示这种聚集的场合不会比在山水秀丽的地方更加吸引人。这里的“山阴”指的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所以作者用它来强调这次聚会的特别之处。接着第三句“寸莛讵可撞千石,短绠徒劳汲百寻”通过比喻表达了一种无力感